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外交流史上的杭州印记诗哲西来,在这里领悟中国

来源:滕州日报 2016-09-0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波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是他高傲的不动。”这是1924年4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即兴写下的诗作,随即在一场演讲上,由陪同的徐志摩翻译给杭州的听众们。

在演讲中,泰戈尔表示,中印两大民族间有不可分离的爱,希望两国人民能继续友好交往。而在参观灵隐寺时,看到佛教石窟造像,诗翁更是深有感触地说:“印度文化有很多到中国了,如同中国几个大师到印度去。中印两国人民更应该共同努力,去找出一条中印交通的运河。”

在泰戈尔之前,有多位西方哲人访问过杭州。1919年4月30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乘船从日本抵达上海,5月5日来到杭州,游览了四五天。1920年6月10日至15日,他再次来到杭州。

杜威两度访杭,先后进行了八场演讲。在演讲中,杜威强调:“西方人应当把东方人的怡淡安详的态度收取些去,东方人却应当把西方人的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吸收些来,这才能达到兼而有之的目的。”他希望中国的教育家们要注重学生的游戏运动,手的活动和对天然物象的观察和实验,这样才能造就“发动的性质”。

比杜威稍晚来华的还有另外一位大思想家,那就是英国的罗素。1920年10月12日,他携女友抵达上海。在《罗素自传》中,读者可以发现,这位哲人也曾在杭州盘桓:“我们的中国朋友带我们去杭州两天,游览了西湖。头一天我们环湖而游,第二天则是坐在靠背椅上被抬着游览的。西湖美不胜收,那是一种富有古老文明的美,甚至超过意大利的美。”

事实上,无论是杜威和罗素,还是泰戈尔,都对于中国当时的国际处境表示同情,其中或许也不排除西湖人文山水的加分。

杜威感叹道:“如果所有的力量都因忌惮日本而加以纵容,那么中国如何能避得开命运强加给她的劫数呢。”罗素则用他兼具数理逻辑和历史哲学的头脑分析认为:“因此,中国人一定要自强自立,千万不能依靠外国人发善心……有了(不入侵异族)这个附加条件,我认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复兴所必不可少的。”

在“七七事变”之后,泰戈尔安慰他的学生魏风江说:“我坚信中国是不会被征服的。日本侵略军愈凶残,溃却的日子也就愈早。中国终于会得到独立和自由。”魏风江的老家就在杭州市萧山区。

“20世纪上半叶有多位思想家来过杭州,这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杭州是浙江的省会,而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浙江是率先向西方学习的一个省份。”担任《天城遗珍——杭州对外文化交流史迹》主笔的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方新德告诉记者,浙江是较早出现近代工厂的中国省份,而最早的商办铁路也出现在浙江。

“浙江人不抗拒西方文化,而是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杭州的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吸收了西方的先进经验,旅游接待能力大为增强。同时杭州离上海很近,因此成为许多外国人访问中国的必经之地。”方新德说。  (冯源)

新闻推荐

创新驱动 加强研发 集聚英才南沙河镇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

南沙河讯(通讯员王立锋)近年来,南沙河镇围绕主动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自身产业布局和经济基础,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兴工业引领区,实现了由投资拉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中外交流史上的杭州印记诗哲西来,在这里领悟中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