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荣毕业后参加同志画社的画展,其画作对画友多有启发。1937年,他考入故宫博物院古画研究室再得深造。七七事变爆发后,为造福乡民,他创办了虑远阁画庐。抗战胜利后,他参与画作义卖救济困难同乡。
新画法启发故乡画友故宫博物院再得深造
陈寿荣毕业返里,适值同志画社举办画展,他从在北平展览的作品中选出几幅参展,画友们惊讶他的新法:一是他画的仕女用“三白脸”(用白粉突出高光部分)的画法,既有表现力,又别开生面地展现了美的魅力;二是用黑线画白衣时,以白粉烘染阳面,比起用淡墨烘染阴面的旧法,既漂亮,又有立体感;三是用双勾法画竹子,与传统的墨竹相比,别有一种淡雅飘逸的韵致;四是用瘦金书题画,精致中含有古意,增强了作品的书卷气。这些画法不但影响和带动了潍县同志画社画友们的创新,而且启发了借鉴外地经验的自觉性。当时有人说:陈春甫使画社增北京画风,徐培基、郭味蕖、于希宁使画社添上海风味(徐培基参画展,但不曾加入同志画社)。
1936年秋,陈寿荣应邀到青岛薛家岛南岛小学教国画。1937年春,他在报纸上看到故宫博物院古画研究室招考第一期研究员的消息,决定报考。古画研究室属于内政部古物陈列所管辖,设在故宫三殿之东的武英殿旁,系研究、临摹故宫秘藏书画的机构。招考消息传出,北平和全国各地画家纷纷赶来应试。从近千名考生中录取60名,其难度可想而知,而陈寿荣与郭味蕖皆被录取,在家乡传为佳话。
古画研究室分人物、山水、花鸟三组,陈寿荣参加了人物组,同组有陆鸿年、赵师庄等;山水组有启功、萧建初等,花鸟组有郭味蕖、田世光等。陈寿荣在研究室集中精力观摩、临摹、研究、探索,勤奋不辍,凡其临摹作品与原作几难区分。所长钱桐曾亲加奖勉,奖给他《明皇并笛图》珂罗版画谱。
创办潍县第一所美校联合作画表抗战决心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7月底,古画研究室第一期研究员匆匆结业。陈寿荣与郭味蕖仓皇返回家乡。
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潍县。陈寿荣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一点对家乡人民有益的事,于是创办了一所国画学校——虑远阁画庐。这是潍县第一所美术学校,校址在城里北门大街,一座很大的闲院,有一连五间宽阔的北屋。作为一个班级不多的美术学校,五间大屋已经够用。校名由郭味蕖用楷书写成。虽是草创,但学校注重教学质量,聘请潍县著名画家徐培基、郭味蕖、郭兰村、于希宁、王乐轩、郭志先等来校任教,陈寿荣任校长。他们上课都不取报酬,皆尽义务。画友们常切磋画艺并合作书画。后因地方当局干预刁难,横征暴敛,1939年春,虑远阁画庐被迫停办。潍坊市的画家骨干如张凤五、陈铭图、田翔千等皆曾为画庐学员。
此后,画友徐培基任潍县县立中学校长,邀请陈寿荣、郭味蕖、于希宁到县中任美术教员。他们经常互相切磋砥砺。1941年陈寿荣与郭味蕖二人合作《龙王礼佛图》,陈寿荣先画了一尊古佛,郭味蕖补画了一株千年古树,扎根盘曲,让古佛坐于树根之上。接着陈又在佛顶之上画了一条凶龙,对古佛作低头叩拜状。随后郭在画上题曰:“龙王礼佛图。春甫醉后走笔,味蕖补枯槎并题。”1974年陈寿荣又见此画并补题:“四一年,余与味蕖学兄同时执教潍县中学,校长徐植生(徐培基字植生)时时置酒小饮,酒后兴之所至,信笔一挥,味蕖谬夸并为配景,时对抗战胜利信心坚定,日寇凶龙必将被降服也。”这幅画以古佛喻古老的中国,以凶龙喻凶顽的日寇,以低头叩拜喻日寇终有战败降服之日。此画被潍坊收藏家耿锡义收藏(该画曾在潍城区第二届古书画展览“耿锡义同志藏品展”古现代作品中展出)。
抗战胜利喜办画展义卖作品捐献同乡
县中学学生韩金正酷爱国画,成绩出众。1943年秋韩毕业时,陈寿荣亲自送他去北平报考美术学院。到北平后,陈还拜访了黄宾虹,黄老师对陈讲了画山水要用“饱墨渴笔”,又以他首创的“夜山图”画法即兴示范。陈寿荣深受启发,此后一直把“饱墨渴笔”作为山水画笔墨研究重点,并赋七绝一首:“往年立雪燕京时,感谢先生课妙机,渴笔苍挥含饱墨,自然厚润见华滋。”表达了对宾虹先生的敬重之情。陈寿荣在北平还拜访了业师王青芳。这次北平之行受益良多。回潍后,陈将历年来的心得用在画扇上,半年内完成100件,举办了“陈春甫先生画扇展览会”,各界人士纷纷往观,多加赞誉,画扇5天内被订购一空。其中有一帧是京剧人物《窦娥冤》,自题文曰:“悲哉窦娥,千古沉冤,有口难辩,六月雪天。”此作被一个日本人看中,他说等不到撤展就要回国,再三要求,当场买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陈寿荣欣喜之下携新作到济南普利门大街青年会举办个人画展,有《崆峒访道图》《十六应真图》等人物画、四扇屏等花鸟画共百余幅。画展结束后,内战发生,胶济铁路交通中断,导致作品滞留济南。那时有不少潍县同乡留在济南生活困难,潍县同乡会倡办书画义卖展以资救济。陈寿荣与在济工作的潍县画友张玉峰精心画了100个花卉、人物、山水扇面参展,轰动泉城,销售一空,义卖所得全部捐献。陈经友人推荐,到第十一战区副长官部参谋处任书记官,缮写公文,曾奉命缮写接受日军投降的《受降书》,并参加了第二战区的“中华民国接受日本军队投降仪式”,亲眼见证了当年与郭味蕖合作的《龙王礼佛图》所表达的日寇凶龙必被降的现实。
1946年受降完毕,该部编入国民党军队收容机关——十九军官总队,陈寿荣旋即转业返回故里,就任山东省立潍县中学国画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中国公安部副部长黄明11月5日在北京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27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包括8个全面免签协议;与39个国家达成63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中国护照“含金量”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