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进美丽的壤巴拉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9-0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雯萍周智泉泽尔登文/图

怀着新鲜而好奇的心情,携着抑郁的灵魂,踏上壤巴拉这块纯净而神奇的土地,在山水间放飞囚禁已久的心灵。

壤塘,又名壤巴拉塘,一个法螺自鸣,毛驴自卧不前的财神居住的地方,也叫财神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阿坝藏族羗族自治州西部。

七月的壤巴拉,万木葱茏,河流纵横,峡谷幽深,梵音飘渺,花香馥郁,正是洗涤满身疲惫、修复内心安静的季节。

沿着杜柯河逆流而上,穿行于高山峡谷中,扑入眼帘的是青翠欲滴的绵延群山和浑黄翻滚的河水,一片片青绿遮盖了视网膜;跃入耳际的是风儿的唱爽和鸟儿的高歌,悠悠梵音如天籁之音覆盖耳膜。一路风景,一路惊叹!一路惊叹!一路心旷神怡。

傍晚,亲近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宗科乡,遇见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最久的、规模最大的、层数最多的、建筑最高的、被称为“民居之王”的日斯满巴碉楼。

日斯满巴碉楼巍然屹立于石坡寨半山腰,古朴自然,几百年以来,一直静穆于山水间,沐浴日月光华,接纳山川灵气,一石一木都浸透了藏族古建筑的雄风石韵和魅力。建于元朝,九层,浑厚、凝重、雄伟。典型的集嘉绒、康巴、安多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品,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它不仅是绰斯甲土司统治嘉绒藏族地区的历史见证,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也展示了藏族人民豁达气度与博大胸怀。

它跨越时空,传送着一段穿越千古的爱情史诗。传说,绰斯甲土司有个儿子叫泽旺扎西,爱上了嘉绒藏族贫民女子容中斯基,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所以遭到绰斯甲土司的坚决反对。绰斯甲土司要求泽旺扎西与容中斯基一刀两断,否则就断绝父子关系。然而爱情的力量让两颗相爱的心贴得很紧,融为了一体。他们离家出走沿江而上,来到宗科乡石坡寨,因此,泽旺扎西的叔叔泽旺仁真,在此为他们修建了九层高的碉楼——日斯满巴碉楼。从此,泽旺扎西和容中斯基在这里过上了幸福生活。“碉楼之王”之所以九层,它不仅是权利的象征,同样是亲情的见证。据说,泽旺扎西希望绰斯甲土司骑着骏马从山巅走过时,能够看见自己儿子生活很幸福,爱情很甜蜜。这是一段融合了亲情与爱情的传奇故事,是一个最美好的结局。相信,世间真有永恒的爱情。

夜宿依山傍水的八家寨。小小村寨坐落于青山脚下,石木结构的民居风格独特,方正结实,大气典雅。片石砌成的墙体上涂粉白或红色,黑框小窗呈梯形,线条鲜明,整齐而韵致,与蓝天白云、青山、河流、经幡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到极致的山水画。

暮色苍茫中,踏着雨后的泥泞小路,由房主人引领着进屋。昏暗中,利用手机的光电爬上独木梯,登上三楼。三楼客厅、卧室宽敞明亮,装修纯天然木质,地板、墙壁、门窗色调和谐,给人一种优雅、舒适、宾至如归之感,更让人感受到主人的淳朴、好客、热情、大方。

是夜,梦很甜,闻不见门前咆哮的河水一夜的吵闹。次日,前往壤塘途中,停步于修卡悬天藏寨对岸,依栏观望,对岸悬崖峭壁上的修卡悬天藏寨,展翼于湛蓝天宇,孤悬于百丈危崖,傲然屹立于天地间,似乎向世人诉说着昨日的故事,今日的变迁。涛涛杜柯河流从修卡藏寨脚下奔腾而过,曾经,它是一方重要军事要塞,居高临下,扼守要道,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寨子,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正午的阳光很明朗,山风很凉爽,空气很清新。

走进道旁的曾克寺,意为“童子殿寺”,属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坐落于杜柯河东岸。寺庙建筑独特,佛塔恢宏,壮观巍峨,独具魅力。寺内的米拉塔、彩塔林各有特色,均为堵波式正方形塔基,瓶肚形塔身,十三轮塔刹。塔身内空,塔内供有千手千眼佛、释伽佛、无量寿佛、莲花生、佛母、绿度母等塑像及大量精美壁画。尤其是米拉塔高耸雄伟,构造独特,周围点缀一千多座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彩塔围绕,相互辉映,蔚为壮观,显得格外庄严而神圣。据介绍,每逢吉日或初十、十五,塔内会传出朗朗的诵经声和各种美妙的法器声。因此,僧侣、香客择时前去聆听,人人以闻为荣,感受那法鼓声声,飞越尘嚣,梵经切切,悠悠远远……

寺内许多珍贵文物如繁星闪烁,元明清传承遗留下来的唐卡和壁画,色彩光亮,图案清晰,工艺精湛绝伦。

仰望一座座精湛的建筑艺术品,内心不仅仅是震撼,而更多的是感受到宗教信仰的魅力和精神上的富有。

蓝天灿阳在上,青山寺庙在旁,渺小如蚁的人在下,虔诚的信徒们一一跪拜!五体投地!似乎在忏悔内心的罪孽,世间苦不追问,只为在轮回中解脱!霎时,突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心境。

棒托寺坐落于茸木达乡杜柯则曲河畔,历史悠久,庙宇规模壮丽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塔群壮观,信仰尼玛派。寺内珍藏明清时期镌刻的稀世石刻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

这里石刻经文的片石堆积如山,上面的藏文文字俊逸美妙。据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石片的正反两面刻有经文及佛像,共计约50万片。周围有元、明、清等各时期的佛塔,被藏学专家称之为“藏传佛教中塔的博物馆”。在历史上与西藏的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并称全国藏区3大塔群。塔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几千尊菩萨,绘有几万幅各种佛像画,尊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积淀,声名远播,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达,内容最丰富的石刻大藏经孤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部惊世巨作,一朵璀璨的藏文化奇葩。

怀着虔诚和无限敬仰的心情行走其间,一路观赏奇特的诸塔,一路思绪蹁跹,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轻飘飘的超脱与安静,似乎渐渐搁浅了所有欲望,让心灵在震撼中苏醒,随灵魂一起飞翔,在晴空万里的天宇沐浴纯净的阳光,裹着温暖和绿意修复和刷新夕阳中的人生。

傍晚的壤塘映照在五彩斑斓的霞光中,散发着浓厚的民族风味,民居、洋房、高楼大厦,如星星般散落在河谷两岸和山脚至山腰,生态的一片片绿让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中氤氲一种宁静与祥和。

整洁的街上人流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招牌幌子五颜六色。行走在街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外,便是人们热情的招呼声,以及男女老少那灿烂的笑容。不管是散步的,或在店里做生意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不带一点杂渍,纯净无邪、美好亲切。

太阳裹着薄雾,携着馨香撒下光芒。披着阳光的味道走进南木达夏炎寺,译作“夏炎吉祥历神寺”,系觉囊派寺院,建于公元1784甲辰、乾隆四十九年。此寺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保存完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坐落于夏炎村山腰,所处位置的地形很奇特,四周神山围绕,清香的空气中氤氲一种神秘的气韵。极目远望,四周无际的草场上野花绚烂,群山层峦叠嶂,真是不可多得的闻思修圣地。

据资料介绍:夏炎寺坐落于地形如上弦月断面朝上般四大与许多坐垫重叠似的花蕊上,远望前方有如意宝堆积般的神山;后山如天王倨傲,象征威望极高;右山如青龙,炫耀敏捷技能;左山如白色雪狮,纵跳天空;寺外周围方隅各处有山与南木达地区传说中的吉祥八宝相对应(八宝分别指金鱼、宝瓶、莲花、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纶、宝伞)。

进入经堂,里面金碧辉煌,布置豪华,大小铜像、银塔、铜塔等熠熠生辉。正中一尊佛像高大慈祥,金光闪闪。脚下一位活佛一动不动地盘坐在神台上,似乎正等候迎接大家的到来。不禁上前给他献哈达,正将哈达敬献到他手中,突听门外众人的喊叫:“啊!快看!佛光,天上显佛光了!......”

顿时,经堂里的人纷涌而出。

随人群跑出去,只见所有的僧人、信徒、游人都抬头仰望,相机和手机对着天空的佛光不停地拍摄,人们不停地发出惊叹声。有几位身着降红色僧服的和尚说,今天,我们寺一定来大人物了。

在透明的阳光中,望着天空,顿被眼前的奇观深深震撼,只见天空一片蔚蓝,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周围出现七彩彩虹。震惊中,迅疾拿出手机对着七彩彩虹拍摄。虽然知道它是科学的“日晕”,但心里还是视它为佛光,是祥瑞、是吉祥天相。又想,真有大人物到来?经堂里坐着的活佛怎么不出来?不禁回头又朝经堂正中坐着的活佛望去,他依然一动不动。这时,突听一旁的朋友说:嗨!那尊活佛蜡像塑得好逼真,不注意还以为是真人呢!

啊!一个激灵,蜡像?先前还真以为是活着的活佛呢!再次进入经堂.,走到蜡像前细细观看,用手触摸,果然是一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心里惊叹不己,感叹!这就是艺术,就是艺术的绝美。

随行爬上坐落于大经堂背面山坡上的一座藏经楼,里面千年宝物无数,镶满珠宝的金塔、银塔、铜塔、金银汁书写的经文、唐卡、菩萨像、各种法器等。

太阳明亮的刺目,近得举手可触。行走在通往海子山的九道枴道上,放眼望去,远山苍翠,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百花芳香,如诗如画。灰白色的九道拐路面,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如一根飘带迂回迤逦在山腰。山坡上,山坳里,牛群游动的身影为寂静的大山增添着生气。

正午,抵达海拔四千二百米的海子山,挑战极限。海子山矗立于群山之中,环绕于百花丛中,一汪碧绿透明的海子静躺于它的怀抱,海面平静如镜,倒影着蓝天白云、奇山怪石,映衬着水草和鱼群,以及游人们欢喜快乐的身影。

迫不及待地躺进海边的野花丛中,深深呼吸,将花香草味泥香送进肺腑,补充缺氧的短暂不适,旋即便开始摆各种姿态进入镜头,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打坐,总之,跟小花花们一样快乐,一起抢入镜头。

走向海边,来不及欣赏完它的容颜,便跳上浅水处的一块大石头,放松肢体,躺于天地间。仰望天空,白云成团成片、成丝成条线,烈阳走在其间更明更亮;遥望远方,山峦重叠、峰峦秀丽、浮云飘荡;观望近处,灌木成团成片、盘根错节、藤枝攀延缠绕,奇异的鹅卵石大小不一地撒满山坡和凹凸不平的草地,各种奇花野草行走其间,争奇斗艳,蔓延至湖面;观赏海面,欢快的鱼儿和歌唱的鸟儿,一一从眼前走过,它们面对人们的好奇与欣喜不惊不诧,自由游动。微风送爽,裹着百花的芬芳,以及青草的甘甜和着泥土的香氛,似乎拂去身心的疲惫与尘埃。一瞬间,如入仙境,忘记了世间一切烦恼和痛苦,心无挂碍,内心澄明,就像此地自然生长的一株小草、一棵野花,静静呼吸纯净的空气,聆听风儿轻吻的诗语,欣赏蓝天白云、绵延群山、五彩经幡在湖面飘荡的灵动之美,神奇而清新。

走进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中壤塘乡觉囊派唐卡传习所,观赏学员们的习作。一幅幅已经完成或正在绘制的唐卡映入眼帘,几十名学员正在认真安静地学习唐卡的制作技艺。据介绍,传习所有教师15名,学员400余名。传习所除了设有唐卡绘画、布艺唐卡、装裱缝纫、造像雕塑等非遗课程外,还开设了藏文、汉文、数学等文化培训课程,使学员在学习唐卡绘画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多文化知识。习作中的学员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有的在构图描摹,有的在涂抹调色……

觉囊画派”是传承千年的唐卡绘画流派,起源于佛陀时轮教法,其艺术特点融合印、藏、汉绘画艺术精粹,形成风格卓然,底蕴深厚的藏文化形态。而中壤塘觉囊文化承续了西藏觉囊文化的主系法脉传承,与当地财神文化水乳交融,保留了完整的文化谱系,包括哲学、音乐、绘画、雕塑、医药、历算等丰富的文化形态。有着独特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艺术界和学界的认同和赞誉,作品已走出国门,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外国友人。

感受藏文化的又一朵奇葩——藏戏。观赏藏戏表演,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精彩的藏戏表演让人大饱眼福,也更多地了解了藏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阵阵激情澎湃的鼓乐声中,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伴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身姿,表演藏戏八大传统剧目之一的《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藏》。高亢、嘹亮、雄浑的唱腔和精彩的对白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人的心,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整个故事中。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大唐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为蓝本,描述了文成公主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大业出发,历经艰难险阻远嫁吐蕃,一路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爱戴。

阵阵掌声、喝彩声时起彼伏。悠长的唱腔在剧院空中回荡,在耳畔萦绕。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是传统宗教艺术与民间说唱和歌舞百戏相融合的结晶。以唱、舞、韵、白、表,技、六功为主要程式,内容丰富,结构精巧,演员们的表演充满生活气息,艺术感染力强,,被称之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又如一朵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是藏族民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随着低回的法号、响亮的铜锣、悠扬的音乐交织混响,精彩的藏戏表演到了尾声。走出剧院,神思似乎还停留在那悠远而铿锵的唱腔中,眼球还在戏剧中穿越,被颠覆的心还在汹涌澎湃。

壤塘,安多、嘉绒、康巴多元藏民族和谐相融,噶举、宁玛、觉囊等教派平安共生;壤塘,文化积淀深厚,民族宗教文化灿烂悠久。走进壤巴拉,感受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个古老、神奇、纯净、美轮美奂的地方,如果说,世间真有香格里拉,那就是她——壤巴拉。

新闻推荐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20%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能源局23日对外发布《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8亿千瓦,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美丽的壤巴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