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宁9月13日电(记者李亚光)记者从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会上获悉,相关22项工程共1041个子项目符合最初建设实施规划标准,生态保护效益明显,全部通过验收。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公认为是亚洲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因生态加速退化,国家于2005年在此设立自然保护区启动人工干预应急式保护,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总面积共39.5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工期近10年,项目包括网围栏建设、人工草补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直接参与人数接近20万人。
据本次验收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11.6%,产草量提高30%。因水源涵养能力提升,三江源每年平均向下游多输送58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藏羚羊数量由最少时的1万多只恢复到7万余只。通过发展生态畜牧旅游业及民族特色手工业等,三江源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年均增长12.4%。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28日,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信访局、国家民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等5部门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公布,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36个地区和单位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