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可否找到下一个“青蒿素”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9-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王攀陈宇轩

上世纪70年代初,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历经曲折,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宝库中,谁会是下一个“青蒿”?

6日闭幕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位两院院士等“大咖”云集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纵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在医药专家看来,对于中医药研究的持续发力与雄厚积淀,已经为“下一个”乃至“下一批”类似青蒿素这样的中医药成果“井喷式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医药衍生科技成果斐然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启示我们,中医药的原创思路与现代科技结合可以产生原创性成果,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之一。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介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中药研究平台,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技术平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中药安全性研究平台、组分中药研究平台、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中药临床评价平台等均取得了标志性研究成果,成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揭示中医药科学内涵、制定标准规范的技术保障。

中药新药研究迎来井喷。过去20年间,中国学者每年发表的中医药相关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增长了数十倍,达到了3000多篇,近年来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取得的一批重要进展,例如,源自淫羊藿活性成分的抗癌药物、源自仙茅活性成分的抗抑郁药物、源自海洋植物新型寡糖的抗AD症药物等,突出展现了中药新药研究的巨大潜力,也显示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作用。

中药产业发展迅速。张伯礼介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突破500个。一批中成药启动国际注册研究,有5个中成药完成了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2个中成药完成了欧盟注册。2015年中药工业总支出达到7867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较20年前增长了30余倍。中药大健康产业达到1.5万亿元规模。

世界药学者会“百草”觅“良方”

中国生药学泰斗赵燏黄曾预言,“一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药物,不知含有多少没有发现的化学成分,随着今后科学的进步,可以预见,一部《本草纲目》将会成为世界药学者的实验场。”

与会多位院士、诺奖获得者谈到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医药迎来新的“精准”革命。诺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癌症与血管生物学研究中心阿龙·切哈诺沃说:“疾病治疗方面‘一刀切\’的时代正在结束,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分子谱/突变信息量身定制。”

而中医药学整体观念、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和诊疗模式和“精准医学”理念在许多方面高度契合,“同病异治、因人而异等个性化治疗追求,非常鲜明地表现了精准治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但中医药学比较强调整体证候,而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要在弘扬自身精准医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在当代条件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思路、技术和方法,不断丰富中医药精准治疗的实践模式。

——在传染病、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心理疾病等领域,攻克疾病大门的钥匙可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

中药提取物治疗代谢性疾病是时下表现突出的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宁光介绍,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俗称黄连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引起的腹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在癌症治疗方面,中医药宝库正提供新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分子机理与靶向疗法研究组组长周光飚发现,雷公藤红素可对抗肺癌,清热解毒中药成分冬凌草甲素、雷公藤甲素、细锥香茶菜乙素等可以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用现代科技手段,攻克解决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药效稳定”难题。

张伯礼、陈凯先等院士谈到,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最大的考验在于做到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中药材质量稳定。要把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手段、方法、设备融入中药研究、生产、应用中,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哪些领域可能出现下一个“青蒿素”?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可能产生原创性、引领型、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廖福龙、陈凯先等业内专家认为,青蒿素抗疟药、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重大成果已经证实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前景。

谁会是下一个“青蒿素”?受访的院士、专家认为,其结果往往和青蒿素本身一样出乎意料之外。尽管如此,下一个“青蒿素”最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第一个可能,是中药里面所蕴含的有效成分在传染病防控或非传染性慢性病中发挥重大作用。在传染病领域,例如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德国科学家从汉方中找到的成果,展示了一个应用前景。在慢性病的治疗上,包括备受关注的黄连素,过去它是一个治疗肠炎的药物,但是现在发现它对调节糖脂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价格也具有优势。

第二个可能是中药复方。中药的复方组成非常奥妙,药效互补或者增强,作用在不同的靶点和通路上,实现综合作用。而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复杂疾病,都不是单一靶点解决的。多位受访者提到,中药复方对疑难杂症有很大前景,是可能产生新的奇迹的一个方面。

第三个可能是中医特别的诊疗的方法。比如,针刺麻醉。针刺麻醉可以做到开颅病人脑部打开了但是人还清醒,和针灸结合,麻药减少用量70%,脏器损伤降低。这在脑部、心脏的手术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例子。

(新华社广州9月6日电)

推动中医药与世界更好对话

青蒿一握,千载流芳。在国家政策与投入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医学专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寻找下一个“青蒿素”,中医药这座科学与文化的宝库,有望给人类作出更大的历史贡献。

这将是一段光辉而艰巨的征程。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顺应自然、学习自然的智慧结晶,有着自己独特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传承3000多年的以人为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与诊疗模式,不仅彰显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个性化治疗追求,也与当前精准医学理念高度契合,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当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从信息技术到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每一个领域的进展既意味着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也意味着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正在获得新的动力。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正成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不可分割的两翼。

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中医药从来就不是“壁垒森严”、故步自封,更没有拒绝标准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从《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几乎每一本中药典籍诞生,都意味着中医药经历了一轮弥足珍贵的筛选、梳理、整合。而从全球范围看,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注重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并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健康是人民的幸福之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西医互补、协调发展,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不仅是健康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独特贡献。当下,中医药越来越熟悉“西医规则”;另一方面,西医药也越来越接近“中医理念”。国际医药学界呈现相向而行、彼此了解态势,这也给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预见的是,讲好世界语言、熟悉全球规则的中医药必将绽放出更大的光彩,而充满自信拥抱世界的中医药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新华社记者王攀肖思思·(新华社广州9月6日电题)

新闻推荐

国庆假期民航运送旅客996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齐中熙)据民航局初步统计,2016年国庆7天假期民航共运输旅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平均客座率超过80%。保障飞行班次82865班,同比增长18.6%。国庆期间,各主要机场出港航班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可否找到下一个“青蒿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