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汪云富)笔者从攀钢研究院获悉,朔黄铁路公司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上道技术审查会上,评审专家一致同意攀钢75N PG5钢轨上道试铺,并计划于10月份完成试铺。攀钢的又一核心创新产品,将为国家I级干线、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高速重载运营贡献力量。
着眼攀西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和政府重大专项,承接鞍攀两级公司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任务,围绕企业控亏脱困、转型发展的紧迫需求,今年,攀钢科研机构组织实施的创新课题已达243项。其中,聚焦高炉渣提钛、钒电解液等重大前瞻创新计划、全力推进的重大基础与机理研究的22项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突破。
攀钢在实施科技强企战略过程中,认真贯彻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攀枝花市统一部署,以科技创新创效为重点,以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为抓手,探索建立为降本增效、工艺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为保生存、促转型、求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院通过进一步强化市场与绿色发展理念,抓住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开展研发工作,在实施产研结合,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研课题转化“最后一公里”等方面明显提速。
目前,高炉渣提钛集成技术、大型氯化法钛白技术、超高强汽车用钢应用技术研究、高强高耐磨贝氏体钢轨性能基础研究,以及航空、核电用钛合金及钒钛基功能材料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等一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取得突破,对下一步研发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支撑。而在围绕钒钛矿传统工艺系统量化降本增效方面,通过创新也突破了调整结构、优化工艺等系列难题,工艺创效成果显著。今年,研究院共获冶金奖三等奖2项;当年受理的发明专利158项(其中国际专利受理12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61项(其中国际授权9项)。
同时,在推进高炉渣提钛产业化以及钒领域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攀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牢记国企职责,高度重视产业链完整与清洁化生产工艺的研究,着力打造攀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全生态链,在加快把攀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进程中,展示“排头兵”的风采。
新闻推荐
笔者在“SmallerthanSmaller2016无人机航摄超微传感器与实景三维技术应用全国巡展·成都站发布会”上获悉,随着“优易捷无人机遥感网—成都站”的正式运营,以成都为中心的500公里范围内的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