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数据变“照妖镜” 防范电信诈骗

来源:金胶州 2016-10-2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提起电信诈骗,老百姓深恶痛绝,但面对花样翻新的行骗方式,仍有不少人会落入圈套。一旦被骗子迷惑,受骗人就只能乖乖就范么?随着国家多部门联手阻击电信诈骗犯罪,给受骗人“亡羊补牢”的机会,下面就介绍利用大数据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不论骗子的花样如何翻新,都绕不过让受骗人汇款这一环,因此,商业银行是看护“钱袋子”的最后一道屏障。对账户进行防欺诈风险审核则是双方“斗法”的第一回合。

案例:去年4月,河北沧州的李先生匆匆来到工行铁东支行汇款2000元,并很生气地质问工作人员:“你们的ATM怎么坏了,我换了两个都汇不出去,说对方账户异常,要到柜面办理!”网点工作人员急忙核实原因,并帮李先生人工办理汇款。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系统依旧弹出风险提示,工作人员觉得事有蹊跷,便详细询问客户是否与此人认识,因何事汇款,并提示汇款给对方可能存在风险。李先生忽然醒悟过来,赶紧中止了汇款。李先生告诉记者,对方一再通过网络联系他,兜售电脑等价格低廉的商品,但需要他先缴纳2000元定金,没想到竟然是电信诈骗。

行骗手段:网络购物诈骗是比较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电脑、衣物等物品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就以缴纳定金、缴纳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对策:目前,工行、建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已经启用大数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整合公安部门、金融同业乃至一线员工提供的各类风险客户数据,建立风险黑名单库,一旦侦测到客户向电信诈骗黑名单账户汇款,可立即触发预警,自动实施拦截。

普通用户也能对汇款账户进行防欺诈风险审核。日前,工商银行与公安部合作正式推出了国内首款防电信诈骗公益软件--“工银融安e信”。这款软件以公安机关侦破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账号为基础,建立了风险黑名单库,可供社会公众对转账账号安全性进行免费查询。(摘自新华网)

新闻推荐

近日,凝聚着青岛公交集团胶州巴士公司干部职工一片爱心的过冬棉衣陆续发往贵州山区。图为胶州巴士公司志愿者服务队正在包装衣服。(宋嘉)

近日,凝聚着青岛公交集团胶州巴士公司干部职工一片爱心的过冬棉衣陆续发往贵州山区。图为胶州巴士公司志愿者服务队正在包装衣服。(宋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数据变“照妖镜” 防范电信诈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