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赵德高
“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总有些事物承载着城市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又是由无数个体的希望累加而成的,丹阳路立交桥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桥,本是路的延伸。但这座投资3.8亿元的丹阳立交桥,其功能已不单纯限定在交通范围,她同时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昨日,牡丹晚报记者对丹阳立交桥的建设进度进行了采访,为市民带来新鲜的资讯。
飞桥横空而卧,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市民孙先生自4年前入住菏泽陶然美地小区以来,小区门口的那段丹阳路每年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刚开始是土路,后来路面铺上了沥青,没过多久路面开始打桩钻孔,一座高大的立交桥拔地而起。”孙先生笑着记者说,刚听说丹阳立交桥要架在该小区门口时,他曾经兴奋不已,“我们这片小区因为铁路的阻隔,到菏泽城区繁华路段非常不便,丹阳立交桥建成后,来回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更何况我们的城市因为这座桥也有了一项世界之最。”
自从施工人员打下丹阳立交桥第一根桩基开始,孙先生下班后经常会隔着围挡的缝隙朝施工现场看上几眼,看着丹阳立交桥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优越感一天天也在增加。
很多像孙先生一样关注丹阳立交桥进展的市民,如今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丹阳立交桥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丹阳路立交桥项目经理王忠诚曾形容丹阳立交桥项目建设需要闯过三道“难关”:最初的开工建设是 “开局之年”;去年的主桥墩建设则是“攻坚之年”;今年工程收尾是“决战之年”。经600余名施工人员近900个日夜的不断施工,丹阳立交桥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今已现雏形。
“铁路东侧转体主桥的面貌全部展露出来,桥体下方密密麻麻的脚手支架已经拆除,桥上32对斜拉钢索安装完毕,并进行了转体前的初步调试。铁路西侧的主桥墩塔半月后也将封底,其余的引桥部分基本浇灌完毕,引道也已完成水稳层建设等待铺设沥青油层。”丹阳路立交桥项目督导员刘登江告诉记者,10月底,工程引桥部分将全部结束,今年年底力争桥面贯通。
主桥开始转体,将创“世界之最”
9月底,随着铁路东侧15号主桥墩塔的成功封顶,为整个项目的重点环节主桥转体吹响号角。
对于主桥转体的时间经过几次调整后,牡丹晚报记者从丹阳立交桥项目指挥部获悉,主桥转体确定在11月8日。
刘登江介绍,跨铁路桥施工与跨公路桥或跨山桥施工不同,铁路作为交通的主动脉施工安全必须放在首位。“我们的主桥转体施工向铁路部门汇报后,已得到回复,定于11月8日进行转体,施工时间为90分钟。”刘登江说,11月7日也将进行1个小时的试转体,在试转体和实际转体期间,列车将暂停通过。
据了解,需要转体的斜拉转体桥长度为238米,重量为2.5万吨,将逆时针完成81.67度转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重的斜拉转体桥。为确保主桥一次性转体成功,在转体前还要对主桥进行严格的量体称重。
对于11月8日转体的具体时间,暂时还没有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天气变化以及其他因素。主桥转体时将有两台350吨的千斤顶牵引主桥塔下的球绞进行转动。
为对接丹阳立交桥转体后整个项目工程,10月初,菏泽城区丹阳路开始提升改造,其中市人民路与丹阳路交叉口位置改造为:市人民路机动车道两侧各渠化2.5米绿化带作为行车道,路口采用5个进口道、4个出口道的形式;市丹阳路 (人民路以西段)机动车道两侧各渠化2米绿化带作为行车道,且南侧渠化3.5米红线也作为行车道,路口采用5个进口道、4个出口道的形式;市丹阳路(人民路以东段)车行道北侧渠化4.5米红线作为行车道,路口采用7个进口道(其中两个车道为辅道服务)、4个出口道的形式。
委员提案加速丹阳立交桥建设
在丹阳立交桥修建之前,铁路东侧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中间夹杂着几间砖房,铁路西侧是车流不断的穿梭货场。
市丹阳路是菏泽城市规划中贯穿东西的中轴线,是城市经济的主要发展带,随着东部新区的快速崛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即将展现在市民面前,但京九铁路将城区和东部新区一分为二,道路不通制约了东部新区的发展。2013年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宋春生提出了《关于尽快建设丹阳路铁路立交桥解决市区与东部城区交通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丹阳路跨铁路立交桥工程列为菏泽市重点城建工程,并在2014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建设丹阳立交桥列入的民生实事。
“接到政协委员有关建设丹阳立交桥的提案以后,市住建局立即组织了建设班子,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并与2013年11月份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工作。”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车建民说,经过层层方案评审后,2014年4月18日第一根试验桩浇灌完毕。2014年6月13日早上6时06分,四台桩基钻井机同时起动,丹阳路立交桥项目全面开工,工程项目开始步入正常的建设环节。
据悉,丹阳立交桥全长2031米,主桥宽32米(含人行道),引桥宽23.5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设计年限100年,工程总投资约3.8亿元,工期30个月。其中,跨铁路主桥工程采取单索面预应力五跨连续混凝土斜拉结构,长为520米,跨铁路主跨为240米,设计年限100年。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黄金交通纽带
城市立交桥是城市的交通咽喉,每一座桥就是一条经济腾飞的纽带。那么投资3.8亿元的丹阳立交桥在菏泽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当前,贯穿菏泽城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路只有南部的市长江路和北部的市黄河路。打通市丹阳路,沿线连接市青年路、牡丹路、和平路、华英路、人民路等主城区交通干线,可以有效缓解市黄河路、中华路等路段交通压力,形成高速畅达的干道网络,发挥无缝连接东西城区的巨大功能作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突破。
自丹阳立交桥开工建设以来,一些商家和企业似乎看到丹阳立交桥所带来的巨大潜力,纷纷在周边投资建厂。
由菏泽经济开发区政府与江苏中软公司合作成立的中软·创客基地就位于丹阳立交桥旁。该项目于2015年6月12日正式签约,8月投入使用。项目占地面积35余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引进大批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配套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效地实现产业资源的集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跨铁路立交桥的建造,将众商业体连接在一起,人流量将大幅增加,将使沿线商业更加繁荣。”菏泽电商苏先生说,丹阳路的全线贯通,将给很多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菏泽城区发展以向东、向东南为主,而丹阳立交桥的建设无疑为城市的东进增加了动力,对促进菏泽经济建设与加快菏泽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丹阳路立交桥的建设必定会对城市扩容起到积极作用,更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实事,将会大大提升菏泽市民的生活质量。”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车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