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成绩优异,现在却连个学籍都没有。”近日,家住山西省吕梁市的王女士向笔者反映,其女儿2015年被太原市杏岭实验学校跨市招收,如今会考在即,学校还没有给孩子办理学籍转入手续,类似情况的学生还有70多名。
“招生的时候他们承诺得很好,说全县(中考成绩)前20名减免学费,前10名还另有3万元奖金,但现在连学籍都没帮我们办妥。”王女士说,家长们多次前往学校要求学校办理学籍,但迟迟没有解决。
家长投诉入学一年多没办好学籍
2015年,王女士的女儿欢欢(化名)就读于吕梁市交口县某中学。同年5月,杏岭实验学校来到交口县进行招生宣传,“当时负责在吕梁市招生事宜的副校长刘玉法说,平时成绩好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就可以被录取”。
“我女儿的成绩非常好,学校承诺的条件也不错。”王女士说,当时杏岭实验学校宣称,中考全县前20名可以全免3年学费,前10名的学生还能拿到每人3万元的奖金。
“我们考虑到太原的教育资源会好一些,学校还能提供住宿,就让孩子报名了。”王女士说,她交了3000元押金后,和杏岭实验学校签订了协议,“当年交口县中考前20名的学生几乎都进了这个学校。”
2015年7月,中考成绩出来后,欢欢成绩突出。在填报中考志愿时,由于可填报的名单上没有杏岭实验学校,王女士还专门打电话去杏岭实验学校询问。“当时刘玉法跟我说,随便填一个学校,被录取了不要去,直接来杏岭实验中学报到就行了。”9月,王女士的女儿进入该校学习,学籍问题却没有解决。
如今,这些正就读高二的学生即将参加高中会考,这让王女士等类似家长们着急了。“有家长通过关系了解到,如果没有学籍,高中毕业时就只能领到高中同等学力证明,而不是普通高中毕业证。”对此,王女士非常担心。
“刘玉法说我们家长不懂政策,高中毕业证没有那么重要。”王女士说,后在家长们的坚持下,他承诺尽快给学生转学籍,但又迟迟没有下文。
2016年10月,王女士又联系了山西省教育厅,“教育厅工作人员说他们发了红头文件,不允许跨区域招生。”
10月25日,杏岭实验学校另一名学生家长告诉笔者,该校高二没学籍的学生有70多人,“现在新进来高一学生的家长知道这件事,也开始找学校要求解决问题了。”
教育局:该校擅自跨区域招生
10月25日,杏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玉法告诉笔者,对上述学生没转学籍的问题,学校正在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今天(25日)上午,我们校长为了学生学籍的事专门去了太原市教育局,和我们的分管领导一起讨论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刘玉法说,外地学生转学籍的问题属于特殊事件,需要特殊办理。
杏岭实验学校是否有跨区域招生的资格?刘玉法回应称:“民办教育促进法里明确表明,赋予民办学校全省招生的权利。”他告诉笔者,关于跨区域招生一事,山西省多年来也曾出台一些政策,但“都是摇摆不定”,没有真正执行过,“后来(学籍问题)都能解决掉,现在也一样。”
对于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学籍高中毕业证,只能拿到高中同等学力证明,刘玉法表示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学籍问题涉及到多少学生,他表示不便透露。
笔者查阅发现,2015年3月26日,山西省教育厅曾在官网发布文件《山西省教育厅关于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通知》里规定“严禁擅自扩大招生范围”:民办普通高中可依法自主确定招生范围,原则上应主要面向所在市招生,需跨市招生的,学校可提前向所在市提出分市招生计划申请,经所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教育厅协商后,在学校年度总计划内编制跨市来源招生计划。
此外,《通知》还表明“严禁擅自组织招生”,任何部门、单位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组织招生,不得以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奖励考试成绩排名靠前学生、奖励招生人员、虚假宣传、与学生提前签约、要求学生提前交费、委托或变相委托社会个人和中介有偿招生等不正当手段抢拉生源;不得接受已被其他学校按规定程序录取的学生。
10月25日,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教育厅确实于2015年发了规范文件,杏岭实验学校跨区域招生并没有得到教育局的允许。 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