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淑娅
10月23日,就读于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单县籍学生小许,说起自己高考志愿被篡改的事仍难以释怀。8月9日,牡丹晚报曾刊登 《他篡改了4名同学的高考志愿,当初因嫉妒,如今很后悔》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来,单县一中四名被篡改高考志愿的考生均被非志愿学校录取,已入校就读。10月17日,单县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篡改高考志愿案,双方家属旁听了庭审,被告人陈某当庭忏悔。案件预计下周宣判。
被告当庭忏悔争取宽大处理
8月5日,单县一中学生陈某因为涉嫌篡改四名同班同学的高考志愿,被单县警方拘留。经审讯,陈某对篡改他人志愿的事实供认不讳。
这起事件中,四名被篡改志愿的学生,都已经在被篡改后的志愿高校就读:本可能被211高校新疆大学录取的小朱,入读烟台大学读软件工程专业;本可能被江苏警官学院录取的小田,到潍坊学院读免费师范生(小学教育方向);本可能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的小凡,入读山东理工大学金融专业;本可能被吉林化工学院录取的小许,已在山东女子学院读学前教育专业就读。
被篡改高考志愿的考生小田的姑姑田翠霞参加了这次庭审。田翠霞说,庭审期间,被告方没有在篡改志愿事实方面做过多申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悔过以及争取宽大处理上。被告方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陈某所在村庄的村民联名证明信,证明“陈某没有前科,尊老爱幼……”,以为其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田翠霞等考生家属则认为,陈某篡改志愿的事实已定,该证明信没有任何效力。
田翠霞说,庭审结尾时,陈某念了一份他写的 “悔过书”,希望法庭再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和其他考生家属并不接受这份悔过书,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陈某真心悔过,以及他父母对孩子所犯错误应有的歉意。”田翠霞说,如果陈某在念完“悔过书”后转过身向受害考生家长鞠一躬并道歉,他们心中也会释然不少,然而陈某并没有这样做。
“也许孩子小,不懂事,但在篡改事件发生后,陈某的父母至始至终没有露面,甚至没打一个电话。在庭审前后,陈某父母面对我们时也没说一句话,他们需要忏悔的对象是我们的孩子。”田翠霞说。
受害者难释怀仍难选择原谅
仅仅是因为嫉妒而篡改同学高考志愿,本应坐在大学课堂上的陈某却坐上了法庭被告席。对于陈某的这封“悔过书”,被篡改志愿的学生小许、小凡、小朱等都表示无法接受。
10月23日,牡丹晚报记者辗转联系到目前就读于山东女子学院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小许。
“庭审我妈妈参加了,我也知道了陈某在庭审结尾时念了‘悔过书\’,其实‘悔过书\’谁都会念。”小许在电话里的声音颇为消沉。他说,他是不会原谅的,家人也无法原谅陈某的所作所为,而且事情发生后,陈某的家人也没站出来对他们道过歉。
“结果已经这样,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我现在只想好好的念完大学。”在采访结束时小许说,他目前和小凡、小朱都有联系,大家也都很关心这件事,也都很沮丧,但他们一直都在相互鼓励着对方。
随后,牡丹晚报记者又联系到小凡。“目前学校的环境还行,我已经基本适应。”小凡说,在开庭之前,法院的工作人员曾给他打过一次电话,但由于上学他回不去,只能让爸爸去参加庭审。当牡丹晚报记者提及陈某的“悔过书”时,小凡表示自己不知情。
“我父母还是无法接受,在家时,他们不愿提起这事。我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篡改我的志愿,我就想当面问问他,如果他能给我一个如实的回答,也许我会原谅他,但很可惜我现在上学回不去。”小凡在电话里说,他目前已经适应学校的生活,也会好好学习。
随后,牡丹晚报记者拨打小朱的电话,但他将记者电话挂断,不愿接受采访,也不愿提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