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道光帝决心禁烟,林则徐的奏复使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决定召见林则徐。从1838年12月27日到1839年1月3日,道光帝先后召见林则徐八次,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两人所谈的话题都是禁烟。
1838年11月13日,林则徐接到道光帝要召见他的谕旨。虽然还不知道皇上的真实意图,但垂询鸦片问题却是必然的。所以接到圣旨后,他让属下将各省有关禁烟章程拿来一件件查看,凡有借鉴价值的,都抄录备用。
12月26日,林则徐到达北京。他进京的第二天早上就得到了道光帝的召见。28日,道光帝又召见了他,谈话的主题同上次一样,仍然是禁烟。在询问完这个问题后,道光帝问林则徐:“能否骑马?”这个问题让林则徐不知如何回答。应该说,林则徐是会骑马的,就像今天驾车一样,不过驾术不精罢了。林则徐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道光帝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骑马,只好继续询问他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两人的谈话又进行了个把小时,林则徐磕头告退。他回到朝房歇息时,接到谕旨:准许林则徐紫禁城内骑马。
林则徐受此恩宠,十分高兴,能够享受在紫禁城内骑马可是极大的政治优待。在当时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多是些朝中老臣,按朝廷惯例,朝廷官员上朝要沿着指定路线行走。偌大的紫禁城,要走到金銮殿见到万岁爷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年轻力壮的官员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年老的官员就费劲了。于是开明的康熙皇帝恩准那些年老的官员在紫禁城内骑马上班,实是皇上对下属的体恤。不过这项规定,只限于朝中大员,外放的地方官极少有这种待遇。林则徐进京面圣,作为一个外放的汉官,却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就连他自己都说:“外僚如此,尤异数也。”
得了这样的恩遇,第二天一早林则徐受宠若惊地骑着马上朝了。虽然他的骑术不怎么样,但还是引来同僚的一片羡慕和嫉妒之声。这些林则徐同样也感受到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与这种殊荣如影随形的是同僚的嫉妒,这后来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悲剧。林则徐并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但道光帝的这份恩宠,君命之下,不得不行。召见时,两人继续讨论禁烟问题。最后,皇上问他,骑马怎么样,林则徐只好如实回答:“臣不习惯骑马,还是请圣上恩准臣步行入内觐见吧。”想不到林则徐的这番回答却得来更大的恩宠,道光帝说:“你不习惯骑马,可坐椅子轿。”天子再次降恩,林则徐哪能不知好歹,只得叩头谢恩。后来的四次召见,林则徐都是乘椅子轿上朝的。
12月31日,林则徐坐着椅子轿上朝了,这是道光帝第五次召见他。在这次召见中,道光帝用征询的口气问林则徐:朕想任命你为钦差大臣,让你代表朝廷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广东水师也由钦差大臣兼归节制。很显然,几次谈话下来,道光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鸦片泛滥“事在今日,未能断其祸根,毕竟有外国商人私带鸦片。若能严治他们,将夹带的鸦片焚烧净尽,令不敢输入我国,纵使国中尚有所存,久之必吸食竭尽,其害自灭”。于是决定派出钦差大臣,把禁烟重点放在查禁广东海口走私上。几次临朝,道光帝对林则徐相当满意,他给予林则徐紫禁城骑马、坐椅子轿的恩遇,目的是想给朝臣们这样一种印象:林则徐是拥有特别权限的人物,是皇上信任的人。他要向朝中的官员们显示林则徐的权威。
林则徐八次被召见,道光帝都让他跪在软毡垫上。一般的臣子可都是跪在地上的,这当然又是一种恩宠。从紫禁城骑马、坐椅子轿到跪毡垫,他已经让同僚们够嫉妒了,现在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代表皇帝到广东禁烟。朝廷文武大臣谁能享受这种恩遇?阅遍大清历史,恐怕也只有林则徐一人了。
(摘自《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李书纬著)
新闻推荐
技能大比武夺冠,用人单位抢签 赛项内容依据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获奖学生受青睐
本报济南10月23日讯(记者李飞通讯员付成波)10月15日—16日,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赛——第五届“中锐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制造服务类)专业技能大赛在济南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43所院校90支参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