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晓强
通讯员宋皓李钦杰
金秋时节,行走在坊安街道农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连村公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大货车、小轿车满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往来穿梭,勾勒出一幅幅农村的繁华美景。近年来,坊子区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把农村道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还为全区筑起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农村道路正成为农民群众致富路上的新“引擎”。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以前村与村之间“三不管路”的写照。前几年,坊安街道对59个村的村内道路进行了整修、硬化,村内道路状况明显改善,但是群众对“连村路”的期望越来越高。今年5月,坊安街道正式启动连村道路建设。目前,所有规划的连村道路已经全部完成硬化,并正式通车。坊安街道今年共硬化9条连村道路,总投资约800万元,长14.8公里,总面积8.2万平方米。
“有了这条崭新的硬化路,下雨天再也不怕出行困难了。”采访中,赶着到潍坊钢厂上班的梁家村村民崔明刚指着新修的一段连村路喜滋滋地说。修建连村路,是坊子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一系列民生实事之一。“连村路”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街道积极与公路、交通部门进行配合协调,相关社区、村庄干部和村民积极配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清障工作。
“政府开展的这项工程太好了,以后俺到邻村去送货好走多了。”田家庄村城信预制厂经理郎丰军说。
田家庄原来只有南、北2条出村路,没硬化以前,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好几天都无法出车,原材料拉不进来,产品也运不出去。郎丰军说,街道今年新修了这条2000多米的连村路,向南直通永安路,向北可达双昌路。如今,道路平坦通畅,根本不用担心运输问题了。
新修的9条连村道路,涉及田家庄、梁家、圈子、河南、罗家宅子等22个村庄和玉泉洼生态观光园、潍坊金润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稷丰循环农业示范园等3个农业园区,不仅改善了沿途村庄1.5万余人的出行条件,架起了“连心桥”,更为老百姓铺就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高速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林峰)近日,“创业中国·蓝色智谷(潍坊)示范引领工程”高新区引领行动纳入“创业中国示范工程”,潍坊蓝色智谷成为山东省第二家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创业中国示范工程”。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