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倩
10月21日,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在广安市隆重召开。在“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主题引领下,来自云、贵、川、渝四地20个市(区)的市长互动交流、共谋发展。
自1988年成立以来,重庆经济协作区已经走过28个春秋。历经一个循环,终于来到18个城市当中的最后一个——广安。这是终点,更是起点。短暂的会议之后,与会代表共建长江经济带,共融“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
走过28年的光辉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长江的新形势要求,促进长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联合发起,组建了流域经济合作组织——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后来,协调会以4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分别形成了4个协作区。
1988年3月,重庆经济协作区成立。这是以重庆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政府间经济协作组织,由重庆市及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四川省自贡市、遂宁市、泸州市、内江市、乐山市、宜宾市、攀枝花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地区,云南省昭通市共18个市(区、地区)联合组成。重庆经济协作区是我国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叠部与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居于西部窗口和可以率先启动的地区,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重庆经济协作区最高决策机构为市长联席会议。联席会原为每年举行一次,1999年后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自成立以来,按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已先后召开了17次市长联席会。
携手走过了成果丰硕的28年,重庆经济协作区18个成员单位始终秉承“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务求实效”的合作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分享协作发展机遇,全面推进经贸、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领域联合协作,缔结了深厚情谊,促进了互惠合作,实现了共赢发展,已成为成渝经济区乃至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示范样板。
“这28年,重庆经济协作区从一个基础的区域横向经济联合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内外畅达、产业协调、资源共享、开放美丽的城市同盟。”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巡视员李红芬指出,重庆经济协作区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微观写照,这与全国的发展大势是一致的。
区域合作中的广安力量
作为重庆经济协作区的成员之一,近年来,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始终坚持“立足四川、融入重庆”发展定位,全面加强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增长极,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合作发展新路子。
全面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西部区域合作典范——按照《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加强与重庆务实合作,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合作成果持续扩大,形成了宽领域、广范围、深层次合作格局,渝广合作成为西部区域合作发展典范。
深度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打造川东北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纳入成渝城市群发展、重庆城市群规划优势,做好融入重庆文章,借势借力加快发展,建设川东北中心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增长极——紧跟科技变革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经济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正逐步向成渝经济区新兴增长极迈进。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把广安打造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15年,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千亿元,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时期。广安,正成为四川对外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内陆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
此次联席会议的召开,广安在跨越发展道路上迎来新的契机。广安市将积极发挥地缘优势,主动承接重庆辐射,进一步深化与各兄弟市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加快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热切表示:“我们将与各兄弟市一道,认真落实会议成果,深化区域联合协作,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合作发展,共同开创协作区
发展的美好未来。”
踏上开放合作新的征程
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重庆经济协作区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会上,各成员市围绕会议主题,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共推务实合作。每一次交流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一朵朵闪耀的火花,必将照亮经济协作区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新的征程!
会上,各成员市达成共识,发出铿锵有力的“广安宣言”(《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广安宣言》):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生态共建、服务共享”的原则,发挥各自城市优势,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不断扩大和深化交通、经贸、旅游、科技、环保、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一带一路”沿岸城市交流合作,携手共建长江经济带,协同参与“一带一路”大战略,把长江上游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构建“一带一路”战略内陆开放新高地,开创重庆经济协作区全方位开放融合新格局。
令人欣喜的是,重庆经济协作区正在发展壮大。会议通过《重庆经济协作区成员调整方案》,新增贵州同仁市和重庆永川区、合川区、荣昌区4个成员单位,保留已有的四川省11个地市,重庆万州、涪陵、黔江3个区,贵州毕节市及云南昭通市,调整后的重庆经济协作区成员单位总数为20个。
会议结束,与会代表共建长江经济带,共融“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巴中市政府副市长涂虹对重庆经济协作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承办方——广安市政府的推动下,重庆经济协作区各兄弟市间的合作必将朝着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方向迈进,重庆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踏上新的征程,共享发展机遇、共绘兴业蓝图、共创美好明天。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展开务实合作,必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把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新闻推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是抗衡经济下行的有力“武器”。我认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