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正值大暑,烈日当空,而走进朱巷镇前黄村,只见路边矗立着一个个钢构大棚,棚里的西瓜长势喜人,瓜棚的主人刘国松是前黄村人,十多年来一直和爱人在浙江从事西瓜、草莓的种植、销售,是村里有名的种植能手,今年上半年,村“两委"为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专门把他们夫妻俩从浙江请了回来,在村里流转了20多亩土地,同时利用20多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建造了25个草莓大棚,支持他们发展草莓和西瓜种植。刘国松说:“这一批西瓜再有半个月就能上市了,虽然6月底才开始搭建大棚,但是为了增加收入,我及时种上了西瓜,到9月份,等大棚全部建好以后,我会全部种上草莓,忙起来一天得雇七八个人,我会优先选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如果有贫困户想从事草莓种植,我会尽力帮助他们。"
梁红军是朱巷镇陈庄村人,早在2006年,他报名参军,在部队一干就是5年。2011年,他光荣退伍。走出军营的梁红军,一直怀揣着创业梦想。经过市场调研,梁红军决定选择成本少、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龙虾养殖作为创业项目。在家人的支持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2014年他投入资金80万元,成立红军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出资20万元引进了龙虾种苗。经过几年的发展,梁红军摸索出来一套生态养殖龙虾的方法,即稻虾共养模式,池塘中既能养殖龙虾,又能种植水稻。“这是一种生态养殖,龙虾可以吃水草,水稻还不用打农药。"梁红军说,他采用的这种新型养殖方式,每亩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今年,他又投资60余万元承包了200多亩田地,全部用来养殖龙虾,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从事稻虾共养的面积达1000多亩,农户收入大幅增加。
合肥丰润食品有限公司是在朱巷镇注册的一家小龙虾出口企业,公司拥有两条年产2000吨产品深加工线和贮藏能力2000吨的冷藏库,生产的龙虾远销欧美、东南亚及上海、广州、江浙一带,受到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小龙虾收购后,需要经过筛-捡-洗(水筛、气泡洗)-高温蒸-冷却(常温水冷却、冰水冷却)-剥壳-挑线等二十余道工序进行加工,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出口。公司现在每天用工200余人,高峰时能达到500人,员工月均收入在三、四千元上下,其中有不少是当地的贫困农户。今后公司将在确保龙虾仁品质的前提下,一方面深耕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努力保持并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口味型龙虾,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以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增收。
这些都是近年来朱巷镇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个缩影,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系统中贫困人口1868户3202人,其中2014年脱贫330户610人,2015年脱贫321户569人,截至2015年底,剩余贫困户数为1250户2057人,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全部脱贫。工作中,朱巷镇坚持以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依据,以*、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帮助贫困户实现在本镇内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就业,以及每个贫困村有一个市级龙头企业帮扶等举措,来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举全镇之力合力打赢攻坚脱贫这场硬仗。
(邹璇 杨慧玲)
新闻推荐
1月13日,安徽省天鹅池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中镇举行揭牌庆典仪式,副县长汪平出席仪式并讲话,海南省安徽商会等单位代表到会祝贺。据了解,该公司于2009年底成立,主要经营油茶种植、油茶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