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培养读书兴趣 比读不读“四大名著”更重要

来源:阜阳日报 2016-11-23 15: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冯启俊

日前,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文章认为,虽然四大名著确实是文学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适合孩子进行阅读。也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秦春华在文章中提到,“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有样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尚处不能明辨是非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影响”。而《西游记》虽然看起来情节曲折,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兴趣,但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孩子难以理解。至于《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按照这个逻辑推演,恐怕对孩子来说,最适合阅读的只有时下最流行的“鸡汤文”了,因为大多数名著,都包含着对人性最深刻的揭露和对世界最本质的观察,其中的“负面因素”恐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然而,且不说是不是一接触作品中负面的内容就会“学坏”,孩子在阅读中主要并不是去体会其中的权术心机和尔虞我诈,对于他们来说那仅仅只是故事,好玩的、有趣的故事。正如《西游记》中的佛法和人生,不仅是孩子难以理解,就是一些成年读者也不会像专家那样去深究其背后的意义,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冰心在《忆读书》中回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冰心从小就读古典名著,似乎也没有学会多少阴谋诡计、色空幻灭,反而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眼下突出的问题不在于看什么样的名著,而在于能够读名著的越来越少,在于疏远名著、阅读退化。当前,青少年中流行的是修仙玄幻穿越之类的快餐读物,多是“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尽管这不能说是毫无营养,却让青少年满足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新颖荒诞的故事、低级庸俗的幽默,而忽视了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终端的兴起,以手机客户端、微信等为载体的内容较传统阅读介质对青少年更具吸引力,碎片化的“轻阅读”“浅阅读”趋势明显。

读书的意义自不待言,当下我们应该担忧的不是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们,而是孩子们正在远离名著甚至读书。当前,重要的是推出更多适应青少年接受习惯的优秀作品,既有益又能够吸引青少年的好故事,通过发挥各类图书馆功能、组织阅读沙龙、演讲与朗读、读书征文等各种趣味盎然、富有实效的活动,让孩子们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新闻推荐

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焦海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培养读书兴趣 比读不读“四大名著”更重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