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非官方机构估计,我国近些年来每年走失的老人不下30万名,其中,每天有超过800名老人迷失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森林里。无论是调动全城力量来搜救,还是依靠互联网技术寻人,能找到的毕竟都是少数。每一个有老人走失的家庭因此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许思念。
据《南方周末》
中国是患老年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3个月里,65岁、患有中度老年痴呆的卢玲走失了两次。最近一次走失是在2016年8月3日下午1时许,地点是北京市朝阳门附近的区域。当时,卢玲在老伴的陪同下出门散步。途中老伴到一家药店买药,一转身,卢玲在街头就不见了。上次走失发生在三个月前。卢玲老人走失后,全家人出动,报警、贴寻人启事、在朋友圈转发寻人消息,整整折腾了三天,最终被北京市房山区一热心巡山员发现。根据2015年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在北京,像卢玲这样的老年痴呆患者有15万-20万人。老人走失也是全球公益组织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患老年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2015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该病俗称老年性痴呆。
2012年美学者Robert·J和Koester·M对美国弗吉尼亚州87例走失10年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调查发现,30%的患者在走失后经历了各种事故,其中主要事故为跌倒;而老年痴呆患者走失后的死亡发生率高达27%,冻伤、脱水、溺死是这个群体因走失而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每天有超过800名老人走失
有数据显示,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走失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浙江宁波市鄞州石碶派出所有这样一个数据:2015年,该所接到老人走失的求助报警157起,平均两三天就有一位老人走失,其中不乏多次走失者。据湖北武汉警方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已接到17951起寻人报警,2014年全年为21456起。走失人群中以老人居多,平均每天走失老人警情约有50起。据非官方机构预测,我国近些年来每年走失的老人不下30万名,其中,每天有超过800名老人迷失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森林里。令人揪心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被亲人找到之前,就由于饥渴、跌倒,或本身患有疾病,甚至遇到交通事故,导致伤残、死亡。“这个比例是很高的。”民政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副院长兼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红尘告诉记者。据有关媒体报道,2015年2月2日,广西平南县的一名老人从养老院走失,之后,养老院和家属采取报警、组织人员寻找、在电视台发布广告等手段后搜索却无果。四天后,老人被发现时已死亡。
这不是孤例。据相关论文显示,走失的生存患者多发生在公共区域,而死亡患者的发现场所多是偏僻区域。
失智失能老人比儿童更容易走失
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全国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未来20年,中国每年增加1000万老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与生命老去相随的,是各类老年疾病的发生。在中国,包含阿尔茨海默在内的老年痴呆患病率达到6.6%,刘红尘介绍,我国目前失能失智老人已高达一千一百多万,这些都是高危走失人群。而这一严酷的现状,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警觉。“这些失智失能老人,其实比儿童更容易走失。”刘红尘说,“老人走失的几乎不涉及恶意拐卖或者离家出走,几乎100%的走失老人属于失智失能。”这些老人在走失后说不清楚身份、家庭地址等信息,派出所民警也很难帮其找到家属,且多数患病老人甚至会出现频繁走失的现象。这种病又是不可逆的,目前医学条件并没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只会越来越严重。不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也是导致老人频频走失的一大原因。尽管目前社会上各种养老服务层出不穷,但在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制约下,居家养老仍然占很大比重。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绝大部分家庭无法支付昂贵的机构养老费用。而居家的老人,往往由于子女工作忙,疏于照顾,客观上导致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功能越来越弱,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萎缩,很容易出现老人走失情况。尤其在老年痴呆患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技术定位防走失是常用手段
针对老人走失这一社会顽疾,目前国际上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定位防走失。2016年3月11日,兰溪8890便民服务分中心联合兰溪市民政局推出8890防走失平台。据浙江省民政厅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加入“8890”防走失平台后,一旦老人走失,家属就可以向“8890”中心求助。
兰溪民政局的做法是国内外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通常做法。2016年5月19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开始为失能失智老人免费配备防走失手环,该手环可随时监测掌握老年人的行动轨迹,通过GPS定位或基站定位等技术,实现位置跟踪。
2015年2月,日本还推出了一个名为“生命吊坠”的项坠。据日本媒体报道,老人走失或发生意外时,前来帮助的人或急救人员能用手机扫描项坠上的二维码,立刻就能获得老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血型、紧急联络人的电话号码、过敏史、患有哪些疾病等信息,为抢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2016年4月,深圳市华海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一款专为老年人定制的无碍智能拐杖,如果老人在遇到迷路、跌倒、磕碰等突发状况也可以长按SOS键主动求助。
7月4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和今日头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全国2041个救助管理机构可以借助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后者新闻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人员的寻亲信息。互联网寻人项目首次为寻找走失老人,提供了一种技术性变革的方式。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随着陈艾森在十米台上的最后一跳,中国跳水梦之队在里约完美收官。昨天,本届里约奥运会跳水压轴大戏的男子单人十米台角逐落下帷幕。派出双保险的中国军团顶住压力,在邱波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小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