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后,27日中国羽毛球队在中国香港羽毛球公开赛上再次一金未得。连续两站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级别的比赛空手而归,这十分罕见。这是否说明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羽毛球已经不行了?
成绩真不算太差
中国羽毛球队的成绩差吗?如果以金牌的数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那么无疑这两站超级系列赛的表现不及格。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在中国公开赛上,中国队在五个项目上收获了四枚银牌。其中除了男单亚军谌龙可以称为“老将”外,其余三个项目的亚军都是由年轻选手或新组合获得的,这非常不易。而谌龙输球也是由于今年里约奥运会后久疏战阵的缘故。
在中国香港羽毛球公开赛上,中国队阵容同样以年轻队员为主,并且没有参加女单项目。虽然并非所有选手都是里约奥运会后才获得出场机会的新面孔,但除了男双项目的洪炜/柴飚以及兼项男双和混双的老将张楠外,其余人过去在超级系列赛以及大赛中都鲜有露面机会。以新人或新组合为主参赛,两站夺得5个亚军,即便是横向比较,这个成绩相对于其他羽毛球运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也并不算差。
年轻人需要时间
觉得中国队差,其实是和中国队过去的表现在纵向比较。羽毛球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正式进入比赛序列后,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首次夺得金牌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而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中国队进入强势周期,北京奥运会获得了3金2银。四年后的伦敦包揽了五枚金牌。那些年,中国队在各种公开赛乃至世界羽联三大赛夺冠都是家常便饭。但这其中是有内在规律的。中国在2001年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国家在各个竞技体育项目上加大投入,2008年和2012年耀眼的那一批羽毛球选手,都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但是从具体项目上,2004年和2008年夺得女单奥运冠军的张宁,从年龄结构上,其实“压制”了一批年轻人成长的空间。这种效应随后在本该早接班的王仪涵、王适娴那一拨运动员身上继续传递。在世界羽毛球女单打法更趋于男子化的大背景下,这导致了中国女单在打法以及新人储备等方面的劣势。男单方面其实亦然,只不过由于林丹的老而弥坚,谌龙的及时顶上,所以并不明显。
此外,中国竞技体育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近些年羽毛球项目的奥运参赛资格不断被压缩,如今每个项目最多两席,而且奥运前一年是奥运积分赛,所有准备打奥运会的选手都要在一年时间里尽可能参赛抢积分,这无疑也压缩了年轻选手成长的空间。
希望到底在哪里
既然横向不差,只是纵向和自己比差了很多,那么中国羽毛球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呢?中国队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羽毛球首枚金牌就来自女双,应该说自那时起,中国羽毛球的女双项目一直保持了辉煌,中国各个省市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很大,国家队的人才储备也很厚。即便是在当下,中国羽毛球的女双仍有很强的实力,中国公开赛和中国香港公开赛上,中国女双小将夺得了两个亚军就是最好的证明。以里约奥运会为分水岭,中国的男单项目完成了林丹与谌龙的王者交替。林丹依然具有很高的水平,但谌龙已经成熟,未来这个项目中国队最具有竞争力。而混双项目上,尽管赵芸蕾、马晋等一批老将退役,但伦敦奥运冠军张楠还在,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只要潜心打磨,重新站在世界巅峰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女单和男双。中国男双过去三个奥运周期依靠的就是风云组合,在蔡赟退役后,张楠顶替上来,但如今傅海峰也退役,中国男双急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组合。而曾经辉煌的女单,如今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国际对手非常多,打法上中国队已经落后,但毕竟我们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假以时日,就有机会重新站上高峰,这才是需要着力的方向。李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