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可能有些问题太过幼稚,但既然征求意见是公开的,面向普通公众,那就要做得耐心些、细致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诚意。这些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之后,公众就不容易产生误解,提出的意见也就更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征求意见的过程就会更有效率,更容易形成共识。
11月12日,济南市发布《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对网约车的车辆配置、司机条件、收费标准、平台责任等作出规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实施细则对车辆配置的规定,不仅要求车龄3年以内、计税价格12万元以上,在关键的轴距上也与北京、上海“看齐”——非新能源汽车轴距2700毫米以上。
从表面上看,济南版的网约车新政很“中庸”,既不如贵阳、成都等城市那么“宽松”,也不像北京、兰州等城市那么“严苛”,甚至比兄弟城市青岛还略宽容一点。不过,几乎已成各地网约车“标配”的轴距、价格和车龄,还是让人不禁感叹门槛之高,难免会心生疑惑,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标准?既然目前正处于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之内,相关部门有必要对上述标准的设定原因作出解释,这样公众在提意见时,既减少误会又能有的放矢,如此才能让网约车更加平稳地上路。
事实上,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网络上就有很多市民参与讨论,对车辆配置的议论是最集中的。按照细则要求,拟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车龄需不超过3年,计税价格12万元以上,这里面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试想,一辆车龄2年的车可以申请成为网约车,上路一年车龄就超过了3年,为何此时跟它同时挂牌的另一辆车就不能申请了呢?再看计税价格,设定了一个硬杠杠,要知道现在汽车一年一个价,明明是同样的车,今年可以做网约车,明年就不可以,这合理吗?
当然,议论更多的是对轴距的要求,新能源车2.6米以上,非新能源车2.7米以上,这跟很多城市的落地细则是一致的。然而在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出台细则之时,轴距限制就已经饱受诟病。长轴距通常对应的大排量暂且不算,不考虑轴距要求与环保的背道而驰,单单2700毫米和2600毫米这两个数字,就有很多未解之谜。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科学解释?如果非要跟网约车“差异化服务”挂钩,非要联系到车辆的舒适性,也未见得轴距长的车一定会保证舒适。更何况,不同品牌的车辆在设计上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品牌的车就是以较短轴距营造较大空间著称,在轴距上“一刀切”的话,恐怕有厚此薄彼、妨害公平之嫌。
至于细则中的其他方面,尽管议论不那么集中,但需要解释的地方还有很多。征求意见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鉴于征求活动是公开的,网约车又这么受关注,相关部门很可能会收到海量的意见。那么在征集意见的同时,政策制定者有必要针对征求意见稿做些解释工作,比如各项标准是怎么来的、有怎样的科学依据。在业内人士看来,可能有些问题太过幼稚甚至可笑,但既然征求意见是公开的,面向普通公众,那就要做得耐心些、细致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诚意。
而且,这些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之后,公众就不容易产生误解,提出的意见也就更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征求意见的过程就会更有效率,更容易形成共识,避免纠结于一些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也避免细则的最终版本存在严重的缺陷。毕竟,政策制定者与公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大家都希望打车更方便、出行更有效率,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先解决网约车的供不应求,再考虑出行的舒适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志刚11月14日发自昆明昆明拓东体育场的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两旁过道也站满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的快门声响成一片,这一切皆因里皮而起。除了10月28日北京上任新闻发布会,里皮就未接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