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与网友在线交流。据中国政府网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了几位部长。其中,59岁的肖捷接替了66岁的楼继伟,成为财政部新任部长。按照省部级干部退休年龄规定,财税系统资深的学者型官员肖捷还有至少六年的时间能够施展拳脚,这个时间比他的前任多了足足一倍,这对于正值关键期的税制改革以及债务健康化进程来说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高寒
楼继伟在任三年
为地方政府“拆雷”
楼继伟在不长的任期内,主要的成就是两件事情:进行了税制改革,特别是营改增;进行地方债务置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这可以说是拉开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大幕。
距离中国上一次财税改革已经过去了22年。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楼继伟的“最终梦想”,是在中国建立一套稳健的财税体系。
当然,实现梦想之前,得要先顾及眼前。2014年时,中国地方政府负债15.4万亿元,平均负债率为86%。尽管从数据上看,地方政府负债率仍然安全,但2015年,不少地方还债最后期限已到。
此时,中央推出了地方债务置换政策——让地方政府借来还款期长、受益低却风险不大的债务,取代之前短期高收益的高风险债务。这种表面上“借钱还钱”的方法,虽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但是却给地方政府争取了时间,减轻了巨额的还息压力,也暂时避免了出现系统性财政危机的风险。
为地方政府减负后,作为财税改革的组成部分的税制改革开始。
继续财税改革
是新财长首要任务
若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本轮财税改革启动已三年,“深水区”这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有专家就提出,本轮财政改革解决的不再单单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是要把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就连楼继伟也坦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少事项,有的是政治层面的,需要中央决策。”
日前,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财政与国家治理暨财政智库60年”研讨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发表书面讲话表示,“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保护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与会专家特别指出,包括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改革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此时,谙熟税务的肖捷走马上任,被认为是中央有意持续税务改革的连续性。同时肖捷的使命不仅仅局限在税务层面,他的目标应该是和前任一脉相承的,即改变税制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当然,肖捷的首要任务还应该继续财税改革。在营改增进入收尾阶段时,直接税改革成为当前改革中的一项“短板”。按照全国人大的立法时间表,税制改革中最重头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法和房地产税立法,都会在这六年期间出炉。
解决政府收支矛盾
需中央顶层设计
除了税务,政府的收支矛盾也亟需解决。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都出现下降,政府赤字率不断扩大。要保持经济增速保障重点支出,又要防范债务风险,还要控制货币贬值速度稳定物价,这是摆在肖捷面前的难题。
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彻底的改革。一是完善预算管理,管住政府钱袋子,适当公开预算细节,设定跨年度的平衡机制等。二是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当然,上述改革均已超出简单的经济范畴,要想彻底清除障碍,还需中央层面的设计。
新老部长曾有过不少合作。1987年,楼继伟时任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财经组副组长,会同肖捷、刘立群发表《新旧体制转换中改革思路的选择——关于经济运行模式与财政税收改革的若干思考》,该文后被收录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中。
有接近继任部长肖捷的人士近日对媒体表示,新部长为人沉稳,财税改革会继续,新时代开启,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太平寺街因街西旧有太平寺而得名。孝感泉的形成,传说与孝子有关。□本报记者朱文龙太平寺街位于旧城西门里,南起泉城路,北与西城根街相连,因街西旧有太平寺而得名。明清时期,因东邻的高都司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