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处方里有医德大能量

来源:滕州日报 2016-11-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屈金轶

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日,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讲述了“好医生”王晓军20余载坚持开“小处方”,妙手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的故事。王晓军是北京市第六医院外科主任。他奋斗在医学外科第一线,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量身定制诊疗方案,为病人开“小处方”节省诊疗费用;对危重患者,他废寝忘食,昼夜奋战,全身心投入抢救;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主动与病人交朋友,耐心进行心理疏导。

在“以药养医”机制尚未得到根本破解的当下,一些医院及其医生,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提成,开大处方、开大检查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好医生”王晓军却不被这样的“大环境”所染,20余载坚持开“小处方”,为患者排忧解难。这种对仁心仁术的坚守,让人感受到了冬日阳光般的温暖,更为深化医疗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突破口。

客观而言,处方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对症下药。大处方也罢,小处方也好,只要其遵循病情需要的原则,符合用药安全性、合理性、科学性等要求,疗效良好,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处方司空见惯,而小处方却难觅芳踪,其主要原因便是有医生在“以药养医”机制的诱惑下,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打起小算盘,念念不忘充当药厂药品与检查仪器的推销员。如此语境下,开处方时往往只开贵的不开对的,只开多的不开少的,只开进口的少开国产的。这样,能食疗治好的,要吃药;能吃药治好的,要打针;能打针治好的,要输液。这种“大处方”,将患者作为“宰客”对象,使得“看病贵”成为民众不可承受之重,加剧了医患矛盾,甚至激化为“医闹”冲突。

当然,大处方的出现,除了与医德缺位有关外,也与个别医生医术不高有关。一些医生,由于自身的医术不高,对患者的病情难以通过“望闻问切”等形式确诊。比如,为了规避风险和推卸责任,原本可以借助把脉诊断的,却过于倚重各种大型仪器的检查,似乎要将那些原本微不足道的风险一一排除,给人以矫枉过正之感。

事实上,“好医生”王晓军之所以受追捧,恰恰是因为他既具有高尚医德,又拥有精湛的医术。报道显示,从医二十余载的王晓军,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坚持开“小处方”,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主动与病人交朋友,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病痛,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与尊重。王晓军这样的仁心与仁术,让许多患者对他的“小处方”充满信任,同时折射出民众对解决“看病贵”的内心期盼。

好医生王晓军开“小处方”的做法,也为缓解“看病贵”提供了范本,我们呼唤医疗界涌现出更多的“王晓军”。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还得在建章立制上下足真功夫。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医生继续教育制度,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彻底废除以药养医的机制,对医生失职渎职行为加大问责力度,斩断医生开大处方开大检查的利益链条。

新闻推荐

欧盟出台打击极端组织新政

【A12国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处方里有医德大能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