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守正创新中发展

来源:潍坊日报 2016-11-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曾是商业中心的北坝崖街。(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薛静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郑板桥的《潍县竹枝词》,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幅商贸繁荣的潍县盛景。

明清时期,潍县的商业贸易就已经比较发达。1904年,随着胶济铁路的全线通车,潍县也被当时的清政府批准开埠,自此之后,潍县传统的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而被强行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从另一种意义上,也为近代潍县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促进了潍县各种商业习俗的变迁。

潍县买卖遍全国:铺垫工业基础

1934年,江西南昌织布业同业公会指控潍县业商以敌对国家日本的棉纱为原料,以该国的“国力资本”为背景,贬价贬值搞倾销,以图挤垮南昌本地的手工织布业。对此指控,潍县商会据理力争,最终经过多方斡旋,潍县布匹避免了在南昌遭遇反倾销禁入的命运。这一事件是潍县有史以来首次被记录在案的“反倾销”案例,虽然记录的是一次商业纠纷,但从侧面反映了当年潍县纺织行业的实力。

有据可考的是,当年潍县纺织业规模巨大,号称拥有“十万织布机”,生产的布匹种类多达150余种,产品畅销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江西、安徽等地。其他行业也发展良好,据统计,在上世纪30年代,潍县的企业多达3000家,涵盖纺织、转运、皮货、铁厂、纸坊、造酒、卷烟等几十个行业。与此同时,当时的潍县市场上,洋火、洋灯等“洋厂杂货”也司空见惯。

发达的商业贸易推动了潍县现代工业的发展。潍县开埠之后,为方便货物运输修建了一条连接火车站和城东南炮台的道路,大批企业和商铺沿路而建,促使这一区域成为潍县的生产和贸易聚集带。从开埠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30年间,道路两侧先后有200多家公司、工厂、洋行、商行等。

在这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认的潍县现代机器制造业发源地——创建于1920年的著名民族工业企业华丰机器厂。最初,华丰机器厂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脚踏式织布机、弹花机、榨油机等机械产品,而后,在创始人滕虎忱“实业救国”的信念带动下,华丰机器厂逐渐将柴油机作为主打产品,并在国内机器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两纵两横商业街:串起百业杂陈

拍摄于1935年的黑白无声电影《潍县大观》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条街的两侧,商号林立,街上人来人往,显得十分热闹。这就是坝崖大街,也是当时潍县两纵两横工商业格局中的一纵。

坝崖大街由南坝崖和北坝崖组成,南至南月河崖街,北到老驴市街,放在今天,大概是南至胜利西街和平路与爱国路之间,北到东大街的范围。南北坝崖中,北坝崖的发展较早。据了解,北坝崖位于东门外以北,直接对接潍县大集沙滩城集的东北关部分,是商家必争的寸土寸金之地。1921年,潍县组织力量填平了位于坝崖以西一段废弃多年的护城河旧河道,在其基础上建成了一条新的街道,并取“保障平安”之意命名为保安街。这便是两纵两横中的又一纵。保安街建成后,店铺纷纷落户。

1933年,潍县拆除了东门瓮城,利用拆下的土石改造扩宽南坝崖原有的小道,工程完成后,南坝崖与北坝崖合称坝崖大街。自此之后,两纵工商业街道便完全形成。当时的南坝崖是潍县最时尚的商业街,有戏院、舞厅、照相馆等多种新兴行业。

而工商业格局中的两横,则分别是南月河崖街和东关大街。南月河崖街大致是如今胜利西街的和平路至爱国路一段,这一带不仅有南门早市这样的传统集市,也有酿酒、真皮加工、制鬃、生丝等现代工商业实体。

与上述三条以工商业实体为主的道路不同的是,两横中的另外一横东关大街,从清末起,包括整个民国时期,一直是潍县金融中心,大部分钱庄和银号都设立在此。至1934年,东关大街上仅民营国家级和省级银行驻潍机构就有8家,加上20余家钱庄,几乎控制了整个潍县金融命脉。

新市场与新环境:催生求变之道

开埠之后,潍县的经济结构演变速度加快,很多传统商人在资本投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清末以前,银钱业是潍县商人投资的主要方向,后来烟草、纺织业兴起,很多富商逐渐将手中余钱投向这两个行业。同一时期,包括日本米星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等洋商的进入,给潍县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受此影响,潍县人摒弃了之前固守的“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观念,不断投资扩大生产。如1932年成立的信丰染印公司,就是借助贷款和吸收社会游资等融资手段,迅速扩大规模,发展成潍县印染业的龙头。

在规模化的机器生产潮流下,潍县人也开始购进新型机器设备,甚至以西方机器为样本生产机械设备。如上文提到的华丰机器厂,在日本产的“石丸式”织布机的基础上仿制成功了新型织布机,生产的布匹物美价廉,一经推出,便立刻打开了省内外的市场,也促使潍县一跃成为当时江北最大的纺织业基地。

上世纪30年代的潍县商业新旧并存。大街上新旧对比强烈,如传统钱庄和新式银行,传统招牌与新式霓虹灯,传统吆喝与新式留声机……

商会发挥大作用:搞经营做公益

1902年,清政府批准成立潍县商会,当时的商会正职称“总办”,副职称“帮办”,主要任务是维护商人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催缴课税、捐款等。1915年,潍县商会正式改组,正职称为“会长”,副职称为“副会长”。1930年,由于商号数量日益增多,潍县商会再次进行了调整,订立了《商会组织法》,并于商会之下,将同行业组成的机构称为同业公会。至1934年,潍县同业公会数量达25个。

潍县商会的成立,在调节商界纠纷、协调各方关系、投资建厂、社会公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保安街便是在潍县商会的主导下填河而建。1942年春至1943年春,潍县发生严重灾荒,时任潍县商会会长毛采臣和第一区区长毛寄臣积极组织赈灾,并成立“救灾委员会”,积极稳定市场、施粥舍饭。据统计,赈灾共计花费20余万元,大部分由潍县商界筹集而来。

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未改变潍县商人的精神,潍县商人信奉并为之坚守的“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经商之道,即便是放在当下,也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新闻推荐

钢铁煤炭去产能全年任务有望提前完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陈炜伟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11日介绍,截至10月底,钢铁已提前完成4500万吨全年去产能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全年目标任务有望提前完成。李朴民当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在守正创新中发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