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国张大千《仕女图》鉴赏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1-2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张大千《仕女图》。

□刘敏 文/图

张大千《仕女图》,立轴,纸本;画心110×55厘米。白描,一古代女子风姿绰约,柳眉杏眼,端庄秀丽,身穿拖地长裙,双手持扇背于身后。画左上方为溥儒题跋,曰:“鸣雁潇湘去,正声过玉楼。欲吟明月句,纨扇怯惊秋。溥儒题。”铃“王孙书”“溥儒”朱印方章两枚,“溥儒”印四周为精美的瑞兽图案。画右上方有张大千自跋,曰:“明月王郎曲,竹枝湘女讴。秋风零露下,衿里影生愁。令果仁兄法家,乙西冬日昆明湖僭居阿爰。”钤“张爰之印”“大千”朱印各一方。市域文博机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入藏。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仕女画是张大千绘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迄今为止,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仕女画的成功之处,就是画出了人物瞬间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颇有个性。张大千的仕女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三十年代以前的仕女画作,人物造型纤柔细弱,形象略带病态的清秀。三十年代,开始转向学习明代唐寅的“三白法”,仕女画人物造型温婉娴静,清雅小巧,风格灵秀,衣纹则是以淡墨写意法勾勒,用笔轻快简洁。四十年代,张大千到敦煌石窟用了两年六个月的时间,精心临摹了大量的壁画,这些临摹作品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画的艺术精髓和创作技法。此时张大千创作的仕女画,风格主要吸收北齐壁画的那种非常挺健的线描,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华贵、娇媚高傲、健康秀美,整个画风有了非常大的转变,而且逐渐定型,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对于他最终形成自己工笔重彩的人物画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市域文博机构收藏的这幅张大千《仕女图》的题跋可知,这幅经典之作是民国乙酉年冬所作。乙酉年,即民国34年,公元1945年,其时正值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画家于非闇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原因是他对女性的观察很细致,能用妙女拈花的笔法,传出女儿的心声。

值得提及的是,张大千所绘这幅《仕女图》,为张大千和溥儒的珠联璧合之作。1927年,张大千和旧王孙溥儒在北平结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合作数十件作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享有“南张北溥”之美誉。大千先生在自己40年回顾展的自序中有赞:“柔而能健,峭而能厚,吾仰溥心畲。”而溥儒在张大千拿自己的照片求题诗时曰:“滔滔四海风尘日,宇宙难容一大千。”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上,张大千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精通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等。与平民出身的大千先生相比,溥儒先生的画作则多了许多富贵之气。溥儒(1896—1963),字心畲,号西山逸士。清道光帝之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儒先生是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画家,其书法师王羲之、米芾,人评其书“以右军为基础,书出于米芾、蔡襄堂奥间,郎朗如散发仙人”。溥儒先生学画,并无师承,全凭其在王府临摹古人真迹,渐渐悟道而成。在中国画坛上,无师自通且能登临顶峰之人并不多,可见溥儒先生的天分之高。溥儒先生的画作,常见的是山水和人物。其山水画作,古意浓厚,取势险峻,常常有亭台楼阁分散其中,高士俊杰或访友、或赏景,诗书印均佳,富贵和文人气弥漫画间。

这幅《仕女图》,为大千先生1945年冬,馈赠于时重庆警察局长唐毅的画作。由此可见,当时的唐毅与张大千先生的交往亦非同一般。

新闻推荐

共同保护利用巴文化资源

本报讯(记者胡青青)11月18日,“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暨研讨会在巴中举行。会上,巴中、广元、南充、达州及广安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民国张大千《仕女图》鉴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