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最贴近“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广安农村信用社认真落实中省有关***、精准脱贫安排部署,深化认识,以实际行动主动担当起县域金融扶贫主力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金融扶贫的“带头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赢得了党政和群众好评。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刚刚来到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笔者就被公路两旁一排排整齐成片、长势良好、足有一人高的的桃树所吸引。据了解,该片桃园规模达2万余株、400余亩。
“今年初,我们按照产业扶贫路子,成立了村级专合社,争取各方匹配、帮扶资金,其中,省信用联社提供职工捐款22.95万元帮助我们解决了购买树苗的燃眉之急。”会龙村“第一书记”杨光飞说道。
杨光飞告诉笔者,今年9月,村上成功引入来自重庆的广农公司负责桃园管护和经营,采取“土地租金+30%利润返还”合作模式运营。他算了一笔账,按桃树2年内进入丰产期、桃子3元/斤、1500-2000斤/亩计算,每年的毛利润在300万元左右,这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问题。
按照设想,桃园将打造成“观光+场地越野赛车场+露营基地+农家乐”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基地。由此,农民将获得土地租金、劳务收入、入股分红收入、旅游收入等多项收益。
“业主进场后,农信社将适时给予信贷支持,助推产业扶贫。”广安区信用联社长五信用社派驻会龙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李青青对新业主充满期待。“除了产业支持,目前,信用社还对贫困户实行100%建档评级,100%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截至10月30日,广安区信用联社前锋地区网点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278万元、801户,占同业发放总额的93.58%,支持广大贫困户勤劳致富、发展增收。
此外,广安区信用联社还探索“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新模式,如通过向前锋区护安镇王氏养鸡场发放400余万元扶贫贷款,引导专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养殖增收、就业增收。
教育救助基金为因贫失学孩子提供“避风港”
孩子就是一家人的未来。得益于长期以来的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经验,农信社在前锋区创新推出“四川农信前锋教育救助基金”,帮助贫困学子解决就学困难,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0月17日,农信社响应“扶贫日”行动,由省信用联社和广安区信用联社、武胜农商银行、邻水农商银行(筹)、岳池信用联社、华蓥农商银行组织资金200万元,捐助设立教育救助基金。
“为改变过去‘输血式\’救助的短期行为,我们在运行方式上实行本金不动、长效救助、管委会管理、专户专账、稳健运营,每年运用基金本金产生的收益约8万元,预计可救助40人以上。”省信用联社派驻前锋区挂职副书记何钢介绍道。
据了解,为确保资金规范运行,由省联社广安办事处及广安区信用联社,前锋区教科体局、财政局、金融办、扶贫移民局负责对基金进行监管,预计每年9月启动持续救助活动、10月救助资金到账,重点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品学兼优学生。
此外,广安区信用联社还通过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贫困学生求学,目前,余额达1336万元。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2015年,前锋区会龙村被确定为省联社及广安办事处扶贫联系点后,农信社除大力开展金融服务、结对帮扶贫困户、选派干部驻村外,还于2015年筹集资金93万元用于会龙村基础设施建设。
家住8组、年近七旬的困难户方代六长期独居,住在一座四面透风、被列入危房监测的土木穿斗结构房子里,由于因病丧失劳动力,被村上评为低保救助对象。但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住上新房子。
就在2016年春节前,方代六住进了农信社出资修建的一套两居室川东民居风格砖瓦房,农信社为其打井、买彩电,落实帮扶责任人。如今老方的生活环境已是旧貌换新颜。“全靠信用联社的帮扶,让我住进了新房,还有信用社亲人的关爱。今后,我准备多养一点鸡鸭,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说到未来,老方对幸福生活充满希望。
像老方一样,农信社还支持了其他3户贫困户进行土坯房改造,1户已原地改建并入住,2户选择在新村建房。此外,93万元剩余资金还用于会龙新村新建1个村级活动中心、支持120户农户完成改厨改厕,极大改善了该村人居环境。
在新村建设上,农信社已完成对会龙新村24户建房户的评级授信。到目前,占地39亩的新村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基本完工,住房外观打造已完毕,在不久的将来,将看到一个产村相融、致富奔小康的崭新会龙村。
(谢毅)
新闻推荐
1992年,一篇真实记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所做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