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博识:“追小偷”发生意外法律责任该如何界定?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6-11-24 08:16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3月13日凌晨,福建漳浦县的黄某华发现有小偷,出家门抓贼,追了一段路后伸手抓住小偷的衣袖,小偷挣脱时,因为天雨地滑而摔倒在地,致颅脑损伤死亡。据之前的报道,有检方人士认为,黄某华“应当预见到雨天路滑追赶小偷并拉扯可能造成摔倒受伤的结果”,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过,之后检察院方面表示,对此案尚未提起公诉,还在审查起诉阶段。

深圳特区报:

其实,过失犯罪分为两类: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黄某华的行为并不属于这两种状况。作为盗窃案的受害人,出门追截小偷,是他的权利,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见义勇为;他没有使用过激的手段,也没有在制服小偷之后继续滥用暴力。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追截、拉扯小偷的过程中,因为天雨路滑发生摔倒并死亡,很大程度上是意外,很难说黄某华有义务去“预见”这种偶然。

反过来说,如果将如此偶然的情况,列为盗窃案受害人“应当预见”的范围,那么今后小偷在逃跑中心脏病发,小偷偷吃食物因为过敏而死亡等情况,是不是也要列入“应当预见”的范围?如此一来,受害人还能不能、敢不敢追小偷了?从司法的社会效果看,不利于公民正当自助维权,也可能助长犯罪的气焰。

作为过失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预见”的标准不宜过高,否则,受害者连基本的追赶、扭送犯罪分子的权利,都可能被架空,这有违立法的初衷。

南方都市报:

不逮捕不代表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从制度上建立“羁押是例外,取保是常态”的共识,有助于司法审慎,也有助于避免某种程度上刑事伤害的“覆水难收”。民众对不批捕但依然被追诉的情况有些不适应,侦查机关则更需要尽快习惯即便“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也不被批准逮捕的新情况,这正是日前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侦查监督工作的社会大背景。

回到“追小偷致死”案争议,正因为检方的不批捕决定,目前依然身陷刑事追诉危险的当事人可以在家候审,这也让各方讨论没有了公民人身自由正在受到羁束的紧迫感。追小偷致死究竟是意外事件,还是令不少人忧虑的“失主应当预见到雨天路滑追赶小偷并拉扯可能造成摔倒受伤的结果,其行为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侦查机关看法、检方看法以及最终的司法判断之间,要从“总是保持一致”到各司其职、各自独立判断,这也是这一轮司法改革真正所要达成的制度目标。

新闻推荐

“成渝一卡通”正式上路 两地乘公交共刷一张卡今年内成都将加入全国交通一卡通系统,明年底全省21个市(州)将全部加入

今年内成都将加入全国交通一卡通系统,明年底全省21个市(州)将全部加入工作人员展示“成渝一卡通”交通卡成都版本。制图/高翔工作日在成都或重庆上班,周末休息,则返回另一城和家人团聚,这样的生活节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博识:“追小偷”发生意外法律责任该如何界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