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放飞。
本报记者直击飞行器放飞。
华西都市报记者董兴生 新疆库尔勒报道
11月7日凌晨,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新疆库尔勒博斯腾湖乡,华西都市报记者见证了一次临近空间飞行器放飞仪式。作为光启科技临近空间旅游服务项目的第二场放飞,是否真能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普通人也可以进行太空旅行?
人人都能实现太空游
普通人也能像宇航员一样进入太空遨游,是人类追求多年的梦想。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梦想可能会成为现实,普通人可以像乘坐电梯或缆车一样,上升到临近空间,然后再平稳地返回地面。
11月7日,作为中国首个临近空间旅游服务项目,光启“旅行者2号”在新疆库尔勒博斯腾湖临近空间基地放飞。此前,华西都市报记者受邀参观此次放飞仪式。
据了解,临近空间是指20公里至100公里的区域,又称为近太空,是人类还未开发的一片空白区域。近年来,国内外多家科技公司和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类似项目。光启临近空间载人项目于2015年2月启动,并于2016年6月放飞了首个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号。
2015年10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中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在内蒙古成功放飞,标志着我国在临近空间探索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在国外,谷歌公司正在进行热气球无线上网服务项目,谷歌放飞的气球已经在大气平流层中飞行了300万公里。
光启此次放飞的“旅行者”2号验证版舱是一个直径2.5米、高3.5米、重量超过1吨的舱体。放飞时,主舱由一个直径近40米的大囊体,携带到达20公里以上的临近空间。同时,舱内还会搭载一个小型生命保障系统,携带动物活体进入临近空间并返回地面。
因新疆凌晨3-5点,高速路上禁止客运车辆行驶,因此需在凌晨3点前到达放飞基地。11月7日凌晨一点,记者从驻地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车程,抵达放飞地——光启博斯腾湖临近空间基地。
11月的新疆已经入冬,夜间气温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前两天,基地刚下过一场大雪,地面上还可以看到残留的积雪。虽然已经提前将羽绒服、棉帽等御寒装备穿在身上,但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平地上,刺骨的寒风还是让人瞬间瑟瑟发抖。
“放飞基地从一个月前开始建设,总共30多名科研和工作人员来到新疆,为了本次放飞,克服了种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光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发现,十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往巨大的囊体内充氦气,旁边放着足有两米多高的舱体。
简短的启动仪式过后,科研人员将搭乘“旅行者2号”的活体动物——一只小乌龟放入了舱体。接下来,只等囊体充满氦气后,如果风速合适,就可以进行放飞。但一直等到凌晨5点过,记者却等来了放飞暂停的消息。
“因为风速过大,放飞只能暂停。”该负责人表示,“旅行者2号”可以承受的最大风速是5米/秒,但基地的风速已经达到7米/秒,因此只能暂停。7日上午11点,记者获悉,经过检修和紧急空域协调,放飞时间改为8日零点,记者也将再次前往放飞基地参观。
据介绍,本次“旅行者”2号验证版放飞后,光启计划在明年进行“旅行者”2号的载人版试飞。“光启临近空间载人项目是为了让普通人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体验太空旅行的愿望。”光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少公司都在进行太空旅行业务的探索。其中,美国一家太空旅游体验公司,采用氦气球作为运载工具,将旅客送至3万米高空,停留2小时后,通过滑翔翼伞回到地面。
“临近空间可能与人工智能、VR、AR一样,成为下一个风口。”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表示。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太空旅行这一商业模式十分新颖,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未出现成功的商用案例。
不仅如此,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项目,临近空间开发所涉及的空域审批需要民航和空军批复,“目前连无人机都存在监管压力”。加之,飞行器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因此,这都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光启“旅行者”号总设计师周飞:
临近空间旅游存在哪些风险?
华西都市报:飞行器上升到临近空间后,可以看到什么景象?
周飞:在距离地球20公里的临近空间俯瞰地球,可以看到宇航员才能看到的景象,可以看到大地呈现出弧形。因为飞机飞得太低,太空船距离地球太远,只有在临近空间可以看到地球弧线。
华西都市报:开发临近空间,除太空旅行外,还有哪些应用?
周飞:临近空间探索,除载人外,在通讯、气象、遥感以及宇宙物理学、太阳物理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可以给这些学科提供科学探索平台、承担多种研究。此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大数据收集等。
华西都市报:放飞临近空间飞行器,目前存在哪些技术难点?
周飞:这次放飞,主要是为了验证飞行器的回收可控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随着科研进程的加快,还会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并解决。
华西都市报:光启临近空间载人项目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周飞:光启计划在明年进行“旅行者”2号的载人版试飞,并计划在五年之内实现商业化。
华西都市报:体验一次临近空间旅行,预计花费是多少?
周飞:目前临近空间的定价参考了国际相似项目的定价,但随着临近空间项目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和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会降低相关成本开支,届时定价亦会随着市场、需求等因素而调整。
华西都市报:临近空间旅游听起来非常新鲜,但在监管、安全等方面,存在哪些风险?
周飞:无论在国际还是在中国,对临近空间的探索都是属于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光启集团会积极参与、推动相关的监管制度、安全保障等系统的建立。
新闻推荐
制图杨仕成11月7日,华西都市报接到了一位来自广东的读者邵先生的热线爆料,称自己家中宽带已经被断网三个月余。为何千里迢迢从广东打来热线?原来,邵先生所安装的宽带正是总部位于成都的艾普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