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
某机构发起的“丢书大作战”行动,吸引了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参与。黄晓明在微博中po出自己在地铁14号线中拿书的照片,并在微博上发起该活动。当然有其商业属性,本来也是效仿英国的“赫敏丢书”,《哈利·波特》中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一再”分享她的阅读图书,兴致勃勃地在伦敦地铁里广泛丢书,其用意在于鼓励人们利用通勤时间读会儿书。
“丢书大行动”还是值得推广,最大的意义在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更有效,而且中外“书单”总是超过了国民阅读的均线。相对于新媒体电子化阅读的娱乐化、随机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传统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思考能力,明星推荐的图书绝对会激发众多粉丝、路人的阅读品位的少许改变。“丢书大作战”能够引领读者重新发现阅读的魅力,特别是捧读装帧精美的实体书本身具有一种仪式感。“丢书大作战”不仅可以在地铁里,也可以在其他公共场所。
很多中国人一旦从校园毕业,便基本上告别了深阅读。除去“考试”之外,基本上就不再进行继续教育,以便对自我能力做进一步的挖潜。而对流行读物的沉迷,则占据和掠夺了本应该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限于娱乐八卦,常识与通识的匮乏则难让他们在职场中更进一步,如果再一头扎进成功学和职场学中去则可能走火入魔。中国缺乏足够的书店和图书馆,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有风格的书店也并不多,更不必说行业性亏损是普遍现象。电商具有价格优势,买书也很简单,然而买书人难以发现印数少的好书,国家对书店的补助还远远不够。
——据《京华时报》 云飞扬/文
就算抛开其营销的属性,在中国开展“丢书”活动,其水土不服也在所难免。地铁车厢在高峰时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每一平方米空间都恨不得挤上更多的人,根本没有阅读的环境。而且,在公共空间散发图书,很难保证书真的到读书人的手上——被清洁工当成垃圾打扫可能是其宿命。图书的流转能否持续也是关键问题,恐怕很大比例的书都会进入私人书柜,那还不如在书店门口公开送书来得爽快。
由于盗版泛滥等因素,跟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图书定价至今仍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网店常年的折扣战略,普通工薪阶层阅读的经济门槛是非常低的。这对真正的读书人来说当然是实惠,公众也乐见较低的图书定价维持下去。但是,低价并不利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作者从每一本书中获得的酬劳极其有限,出版社和书店也难以取得长足发展。中国的城市不需要通过“丢书”推广阅读,而亟须唤醒对文化的真正尊重。
公共阅读氛围的确立和维持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对知识的尊重,让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取得体面的收益,同时降低公共阅读资源的获取成本。
——据《中国青年报》 王钟的/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贺欣文/图)为了让广大居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16日上午,大河中路街道大河南路社区开展了一次道德讲堂专题讲座。社区特意邀请仁和区老科协专家以“为什么要进行道德教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