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红白理事会用几千块钱就办完了一件丧事,要是在以前得花费两三万元,事主说又省心又省钱。”兰山区义堂镇小义堂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乃芹说道。
今年以来,义堂镇积极推行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全镇 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人员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员组成,本着节俭、文明、健康的原则,共同负责全村婚丧嫁娶事宜的管理和监督,移风易俗之风已吹遍乡村各个角落。
加强领导 移风易俗“入脑”
为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义堂镇成立了由文明办、民政办、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移风易俗工作小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领导小组进行指导、村居积极推进。同时,加强对各村居移风易俗工作的督查,将督查结果列入村级考核,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该镇通过红白理事会进行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成效明显。埠北头村书记张跃彬算了一笔账:“白大褂可省下多元,吹鼓手多元,烟酒省下多元,吃喝差不多元,这样一件丧事办下来能省将近一半的费用。”多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丧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形成了厚养薄葬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受到村民们的积极支持和广泛赞扬。
另外,该镇还扎实落实符合各村实际的移风易俗奖惩措施。在埠北头村,红白理事会对自觉遵守村民公约,实行殡葬改革的户奖励现金元,每发现一人戴孝帽、穿孝褂罚款元。
规范落实 移风易俗“入行”
为引导村民节俭文明办丧事,该镇还把规范丧葬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在移风易俗基础较好的小义堂、大义堂、前耿家埠、前城子、韦巷5个村建设丧事办理中心,里面设有骨灰堂,殡葬设施齐全,不仅方便事主办理丧事,而且能够节约大量土地。
在传统的农村红白事中,村民需要提前置办大量的蔬菜、肉类、烟酒,而如今,在小义堂村,谁家有红白事,都找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章程和标准,在烟酒档次、酒席数量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做到专人及时监督。村里统一标准,谁家想出格也不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正在成为村庄新风尚。
扎实推进 移风易俗“入心”
“现在,政府对农村管的事项越来越多,对村民不仅靠法律约束,还要借助‘村规民约\’的力量。”前耿埠村书记季文江说道。该村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通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简化祭奠仪式、取消送信、取消乐队、简化用孝、降低宴席标准”等新规纳入“村规民约”,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
另外,该镇还发挥党员和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遵守本村制定的“村规民约”,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共制作宣传版面余块,宣传条幅余幅,出动宣传车2台,印发宣传漫画、宣传折页等余份,在全镇营造了文明健康的浓厚氛围。 陈睿
新闻推荐
沂蒙统计先锋的忠诚实践者——— 记因公殉职的临沂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马建波
□本报记者王永超见习记者英子年月日,马建波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办公室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时分不幸因公殉职,年仅岁。从事统计工作年来,马建波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