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渚园位于广东惠州西湖平湖湖区西北角,三面环水,北隔米宽鳄湖路与菱湖相望。丰渚园是广东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园区,园区通过对西湖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挖掘,营造富有文化内涵、充满诗情画意的岭南古典式园林。
丰渚园由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深圳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江西南昌市建筑集团承建,建设投资多万元,年国庆前建成开放。
丰渚园作为西湖美化亮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致力打造成继梁园、可园、余荫园和清晖园之后的“广东第五大名园”。
园内个单体建筑采用岭南传统建筑风格,融合惠州民居院落特色,粉墙黛瓦,古朴素雅。该园面积3万平方米,分为6大观景区:主入口区、知鱼区、文化怡情区、孤桐馆区、流香听瀑区和东坞荷香区。该园按照古建筑标准建设成一流的园林景区,让人们在观鸟、观鱼、赏荷、赏奇木怪石中,领略生态文化;在文人墨客的诗赋才情、孝悌之义中汲取人文素养;以琴韵茶香为友,以诗书画论为伴,陶冶艺术修养;还有农业生活用品展示农耕文化,是惠民之州的又一个惠民工程,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园林的名字,也是有所来历的。丰渚园,丰,西湖原来叫做丰湖,因湖中物产丰富,湖水可以灌溉农田,给居民带来丰裕收获而得名;渚,水中小块陆地,小洲曰渚。还有一种说法:丰渚是丰山前的小洲。古时曾有丰渚亭,早倾圮。后重建为纪念江逢辰筑“江孝子亭”,亭畔遍莳荷花故称荷花亭,后在荷花亭旧址上扩大重建,并筑岭南园林,称丰渚园。
丰渚,旧时名为鲇鱼墩,原是平湖西北一小屿。渚上有亭,名丰渚亭(已废)。民国时期改建为江孝子亭,《吴记》载,年南海盛景熙、梁志文、邑人李岱青为江逢辰筑;新中国成立后,年西湖建设委员会为恢复丰渚的园林风景,在原江孝子亭旧址重建一座砖木结构仿古亭,亭周筑池,广植荷花,夏日花开绕亭,与亭相映生辉,故称“荷花亭”。后来的荷花亭是年按原样重建。
丰渚园拥有6大特色及亮点:一是占地面积比其它四大园林大;二是英石假山群体量大,共多吨,在广东省内名列第一;三是园区门口的太湖石“峥云峰”在五大园林中是最大的一块;四是园内珍贵树种多,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松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降香黄檀(黄花梨)、香樟等树种;五是丰渚园是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园区;六是建筑群风格以明清的官式建筑为主,室内布展的家具也是明清风格。园内的仿古建筑沿袭了岭南传统风格,同时融合了惠州民居特色。
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月日电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公开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受贿案,对被告人杨卫泽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年6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万元;对杨卫泽受贿所得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