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这两年,对于电商虚假促销、坑害消费者的现象,社会舆论口诛笔伐从未间断,包括央视今年3·期间也曾揭批电商虚假促销“五宗罪”,而政府部门对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的行为也屡有处罚。北京市发改委今年就开出过两份有分量的罚单:当当网因存在各种假促销的价格违法行为被罚万元;聚美优品则因未标明原价含义,以及未让消费者享受到应有的优惠,被罚款2万元。此外,物价部门每当电商节临近,各种警告、提醒也几乎成了“规定动作”,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单方面的口水仗对无良商家而言是无效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虚假促销成了过街老鼠的情形下,.7%商品价格假促销这样一个来自中消协的官方权威消息,让人细思恐极。这里所捅出的真相对所有将网购当成一种习惯的消费者来说,几乎是灵魂一击——每6件商品,就有1件在玩价格猫腻,在“左一句亲,右一句亲”的背后,简直无法想像屏幕那端不良商家究竟是怎样嘴脸?没有了和顾客照面的场景,面子什么的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出点事,网络卖家随时可以闪人,逃避责任变得更容易。
诚信本是商家的生存之本,但“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对于这些人而言,诚信又算什么?当诚信缺失的时候,法治必将被寄予厚望。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无法从法律层面提出多少深刻而有见地的意见或者建议,但我们的心声需要被听到、被关注:堵住制度漏洞,别让侵权者轻易躲过惩罚;适当的惩罚性赔偿要有,不仅是为了“罚到他肉疼、心疼,不敢再犯”,还要以此调动广大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来一场反消费侵权的“人民战争”,彻底净化电商大环境。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张漫子)记者日从第六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组委会获悉,由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获得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光年奖·最佳纪录片奖”。第六届北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