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兰削山药翻晒烟叶魏兴兰喂鸡张学岱散步大山深处的赵家庄山村中的小院抽着自己卷的烟挥手再见女儿把煎饼给老人张学岱的二女儿摊煎饼生火做饭赵光宝给母亲送来面粉
□记者 赵文文 图/文
错落有致的石板路,简洁古朴的石头建筑,漫步其中,一种与世隔绝的错觉。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在徂徕镇工作人员王丹丹的带领下,记者近日来到徂徕山深处、大家口中的“世外桃源”——赵家庄,探寻恋乡老人留守山村的生活与故事。
“徂徕村地处徂徕山西北麓的山峦之中,由个自然村组成,赵家庄就是其中之一。赵家庄房子不多,但比较分散,由于山高路远、出行不便等原因,赵家庄如今只剩下极少户人家,而留守村民中最年轻的也已经岁。”王丹丹说。
山阴处的积雪还没化尽,声声犬吠传来,脚踏古老的石阶来到一户人家。在老屋的木门下,一位花甲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手里削着山药准备做饭,动作干净利落,几只小狗围着干活的老人摇尾巴。
“她叫刘同兰,已经岁了,看不出来吧?”王丹丹笑着说。看到有陌生人进门,刘同兰热情地站起来打招呼。老人腰杆笔直,说话声音洪亮。聊天时,刘同兰老人熟练地卷起烟卷,指着簸箕中的碎烟叶说:“烟叶是我自己种的,平时就喜欢抽两口提提神儿。”
“这石头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住习惯了舍不得离开。赵家庄是赵氏家族在徂徕山发展遗留下来的一个村落,繁盛的时候有余户人家,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老人在山中居住着,我们这群‘老家伙\’身体都挺好,活得开心着呢。”刘同兰有两儿两女,如今已四世同堂,平时4个孩子轮流上山看望她。
刚从刘同兰老人家出门,就看到回村看望母亲魏兴兰的赵光宝。赵光宝在村外打工,因为母亲恋家,不愿意下山去住,所以只能自己多跑几趟,隔三差五送些菜、面等生活用品。
今年岁的魏兴兰老人正在家门口喂鸡。“我养了多只鸡,平时这些鸡都在家门口附近散养,一天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捡鸡蛋。”自岁嫁过来,魏兴兰住在这儿已经多年了,儿子怕她一个人孤独,多次劝她搬到新房子去,她每每都摆摆手说,“我才不去哩,住在村里有山有水,哪儿都没有这里住得舒服。”
张学岱老人是一位老党员,今年岁了,从来没有离开过小山村,年轻时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帮助村民跑前跑后,在村里威望较高。平日里,张学岱爱好读报,二女儿张传芹每次上山时,都会到村委帮老人把报纸带回家。“现在年纪大了,喜欢清净,闲下来看看报纸,了解国家新政策和各地新闻,别看我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可我的思想并不落伍。”张学岱笑着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也都孝顺,让我搬进城里住,可是城里太嘈杂,我住不惯,最主要还是舍不得住了一辈子的这方山水。”
有人说,最美的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时间流转,如今村民多已搬离,可像刘同兰、魏兴兰、张学岱老人一样,无论大山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山里的老屋、老树、老街,都是老人们心中最美的记忆,久远而安静。
徂徕夕下,张学岱老人热情地将记者送到村口。回头望去,老人仍在久久挥手示意,几位老人的坚守让大山深处有了一种静谧的夕阳美。
新闻推荐
本报月日讯(通讯员梁静莹)近日,市财政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析当前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安排廉政建设阶段性工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