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德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年”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的工作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扭转了多年来在全省排位靠后的局面。1-9月,德阳新开工项目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个,增长.1%;完成投资.6亿元,增长.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对德阳市投资增长的贡献.4个百分点。随着“成德同城化”和“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重大战略部署的全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城市提档升级改造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加之工业投资持续发力,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一批重点项目将为德阳未来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经济结构加速调整
动力转换 转型升级
德阳现实基础是一产较优、二产较强、三产较短。转型升级的优势在强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补三产。
从1-月的数据看,全市五大传统工业行业全部实现增长,机械同比增长.7%,化工增长6.8%,医药增长.3%,建材增长.8%,食品增长1.4%。新兴产业表现亮眼,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9%,高于全市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4%、.1%和.1%。
一年来,在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经济大环境下,德阳坚持抓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植并重,充分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提升”。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大力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推动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
3月,德阳“互联网+智能制造”暨“装备制造工业云”正式上线,制造企业纷纷“触网触云”。同月,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阳成立,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竣工投产。4月,“创新德阳”——中国制造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召开,德阳向外借脑借力,合力推进装备制造走向智能制造。6月,工信部发布“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四川5个入围项目,德阳独占两席。月,四川省铝空动力产业园在旌阳高新区揭牌,园区核心企业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铝燃料UPS下线、发运,“让铝变成汽油一样的燃料”正式走向市场。月,德阳在西博会上签约项目个,投资金额.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以全面创新改革这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德阳立足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以“双创”改革激发活力潜力创造力。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5亿元,正加速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
另一方面,德阳现代服务业的“短板”正不断拉长。截至今年9月,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5:.5:,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1-9月,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2%,分别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7.0、2.1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做大做强三产,需要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今年以来,德阳突出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这个中心任务,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五环多轴”全域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成德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全面推进城市提档升级,从长江路大桥到长江路,到庐山路、泰山路、凯江路,再到各县市的系列升级改造工程,德阳城市面貌全面“刷新”,城市品质和价值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德阳经济走出了一条向好向上的弧线,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迈步“十三五”,德阳发展充满生机。
(上接第一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德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年”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的工作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扭转了多年来在全省排位靠后的局面。1-9月,德阳新开工项目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个,增长.1%;完成投资.6亿元,增长.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对德阳市投资增长的贡献.4个百分点。随着“成德同城化”和“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重大战略部署的全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城市提档升级改造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加之工业投资持续发力,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一批重点项目将为德阳未来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经济结构加速调整
动力转换 转型升级
德阳现实基础是一产较优、二产较强、三产较短。转型升级的优势在强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补三产。
从1-月的数据看,全市五大传统工业行业全部实现增长,机械同比增长.7%,化工增长6.8%,医药增长.3%,建材增长.8%,食品增长1.4%。新兴产业表现亮眼,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9%,高于全市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4%、.1%和.1%。
一年来,在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经济大环境下,德阳坚持抓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植并重,充分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提升”。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大力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推动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
3月,德阳“互联网+智能制造”暨“装备制造工业云”正式上线,制造企业纷纷“触网触云”。同月,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阳成立,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竣工投产。4月,“创新德阳”——中国制造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召开,德阳向外借脑借力,合力推进装备制造走向智能制造。6月,工信部发布“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四川5个入围项目,德阳独占两席。月,四川省铝空动力产业园在旌阳高新区揭牌,园区核心企业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铝燃料UPS下线、发运,“让铝变成汽油一样的燃料”正式走向市场。月,德阳在西博会上签约项目个,投资金额.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以全面创新改革这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德阳立足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以“双创”改革激发活力潜力创造力。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5亿元,正加速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
另一方面,德阳现代服务业的“短板”正不断拉长。截至今年9月,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5:.5:,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1-9月,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2%,分别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7.0、2.1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做大做强三产,需要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今年以来,德阳突出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这个中心任务,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五环多轴”全域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成德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全面推进城市提档升级,从长江路大桥到长江路,到庐山路、泰山路、凯江路,再到各县市的系列升级改造工程,德阳城市面貌全面“刷新”,城市品质和价值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德阳经济走出了一条向好向上的弧线,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迈步“十三五”,德阳发展充满生机。
新闻推荐
新华社乌鲁木齐月日电(记者蔡国栋江文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日时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记者从新疆地震局了解到,根据地震局数据库快速产出数据显示,震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