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姜慧 本报记者 刘婧
月日,记者在位于邻水经开区城南机电园的四川天之燚电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智能车间”看到,偌大的厂房里,数控冲床、数控剪板等工业“机器人”正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化作业,还不时“伸长”机械手在空中平稳地运输货物。
与大部分厂房相比,这里稍显冷清,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运作声,也没有上百人赶制订单产品的火热场面,只看到多名工人在按照电器线路图组装、调试产品。这家投产不到一年的企业,订单已突破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该公司为何能在逆境中实现突围?“这得益于生产工艺从‘制造\’向‘智造\’升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潘术华称,今年2月,该公司开始部分投产,并陆续投入万元,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顶尖设备和专业人才,建立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
“有了这3台‘机器人\’,企业用工减少了%,为企业带来了可观效益。”谈到自动化生产线的好处,潘术华指着眼前的“机器人”激动地说,“机器人”把部分工人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承担了更多重复、繁重的工作,这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
而对在这里上班的员工丁玺霖来说,这些“机器人”无疑是他的好帮手,更为他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这里没有噪音、粉尘等污染,不会损害身体健康。”丁玺霖说,厂房的生产设备都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实现了清洁生产、环保生产,比如喷涂设备都安装了粉尘回收装置,避免了扬尘污染。
“实在忙不过来了,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今年订单总额高达余万元。”潘术华说,从今年9月起,公司便实现全部投产,并进入了“加班模式”,订单源源不断,公司还特地从重庆请来多名“外援”帮忙。
对于今年的业绩,潘术华颇为满意。“今年要不是因为重建生产线放缓了生产进度,效益绝不仅于此。”潘术华说,去年公司从达州搬迁至邻水,于月开工建设,从落户到生产,仅用了6个月。“这得益于园区的‘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共同创造了‘邻水速度\’!”
据悉,该项目拥有完备的生产线,主要生产销售高低压配电箱、配电柜、计量箱等高低压配电设备,目前年产量在台(套)以上,主要为广安、达州、贵州、重庆、河南等地的电力公司、住宅小区生产配套。
“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预计明年销售额将突破亿元大关!”潘术华透露说,公司将再追加万元扩建二期厂房。
新闻推荐
1972年9月,邓小平向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希望能到井冈山、赣州老区考察。经江西省革委会请示中央,本月底得到批准。江西省革委会安排:邓
年9月,邓小平向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希望能到井冈山、赣州老区考察。经江西省革委会请示中央,本月底得到批准。江西省革委会安排:邓小平外出按省级干部对待,配备伏尔加轿车,所去地方由省里先打招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