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华本报记者杨霞
“高坡村这两年大变样,村组路修通了,核桃树栽了,文化广场、卫生室建起了,合作社成立了,这在前几年想都不敢想。多亏了我们的好亲戚!”月日,说起村里的变化,利州区大石镇高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奎如数家珍。
高坡村距城区多公里,山高路陡,信息闭塞,发展滞后,全村户人,有贫困户户人,人均年收入不足元,系利州区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年,利州区住建局与高坡村结“穷亲”,高坡村迎来了脱贫曙光。
建强队伍,真情帮扶心贴心
“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关键则在于有一支扎根扶贫最前线、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帮扶队伍。”利州区住建局局长尚继新说,他们实行的是“一人选派、单位支持、全体有责。”
该局组建了由7名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了年轻干部李新林担任第一书记,干在村、吃在村、住在村。党组成员每两个月深入帮扶村调研1次。全局干部职工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和“多帮一”;制定了《高坡村-脱贫奔康发展规划》,为贫困户拟定了年度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目标。
“让班子强起来,让党组织动起来。”尚继新介绍,该局还协助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扶贫“风险防控”领导小组;选拔3名年轻干部担任村两委成员,党员公开承诺结对扶贫帮困,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整合资源,倾情帮扶实打实
“真没想到,车子可以一路开到家门前。以前每次都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才能到家。”前不久,从青海打工回到高坡村的李玉国欣喜地说着自己的感受。
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利州区住建局枳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资金.5万元,全面启动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争取幸福美丽新村项目资金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院坝硬化及6至7组道路硬化。
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大改善,已硬化道路4.5公里,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各1个,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建设2个,实施村内水环境治理项目3个。同时,该村建立了党建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增收,已开垦亩地种植豇豆,将带动户人均增收元以上;新栽植核桃树苗亩,核桃树技改亩;全村养殖生猪头、土鸡只、黄羊头。
嘘寒问暖,热情帮扶面对面
“严婆婆,您好哇,我们又来看望您老人家了!”
“鲁正荣,你发展养殖业有啥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
月日,尚继新一行人,再次专程来到高坡村,通过“看一看”、“坐一坐”、“谈一谈”,逐户看望慰问“三结合”计生户,与他们面对面叙乡情、拉家常、谋发展,还送上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物资,并留下电话号码,叮嘱他们有困难和问题可随时联系。
“尚局长,你们对我太好了,这份情咋还得了哟?”老伴病逝多年,儿子至今未婚,自己两眼失明,多岁的严金英抹着眼泪说。在严金英看来,有住建局帮扶,党支部引领,再加上低保、困难救助等政策保障,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岁的鲁正荣想建个平方米的猪圈,发展生猪养殖,但缺乏资金。短短半年时间,区住建局帮他协调了水泥吨、砖3万匹、资金2.5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再等个把月,我的养猪场可卖肥猪头,赚万元没问题。”看着满圈的肥猪,鲁正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高坡村不脱贫,工作组不撤人,住建局不撤兵,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高坡村有望在年摘掉‘穷帽子\’,实现整村脱贫。”高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奎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记者1月日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近日出台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细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制度,规定将于今年3月日起施行。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