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从年开始大力推广薄皮核桃种植,今年种植面积突破两万亩,比去年增加了多亩,年产核桃万斤,年产值超过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全市涌现出宋建春、高清贵、吴占嘉等多位“核桃大王”,他们有头脑有魄力,抢抓机遇,敢作敢为,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新路。
因地制宜创品牌
铺集镇高家庄是一个库区移民村,村里的土地大都是山区丘陵地,土层薄,又是砂石土,种粮食十年九不收。村党支部书记宋建春想彻底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此,他多次外出参观学习,聘请相关专家论证,最终决定因地制宜,选择在村里种植薄皮核桃,并成立了高家庄核桃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社员们修路搭桥、整地改土,靠着一股拼劲,硬是在一层层梯田上栽种了亩核桃生态林。宋建春还组织社员们到济南、临沂等地参观学习,参加各类林业技术培训,并邀请青岛农业大学、河北绿岭公司的专家在田间地头,为社员们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高家庄独特的沙土地长出的薄皮核桃卖相佳、口感好,推向市场,供不应求。年,“高家庄牌”薄皮核桃商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合作社与青岛市的几个超市和批发市场成功实现对接。如今,高家庄核桃专业合作社已拥有社员户,核桃种植基地实现年产量9万公斤,年销售总额余万元,合作社被评为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自主培育新品种
年,临沂退休教师高清贵在胶州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得知胶东街道办事处宋家泊子村的岭地土质非常适合种植核桃,于是他承包了亩,用来种植核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棵核桃树结出的核桃个头大,壳薄口感好,他用了三年时间,用这棵母树嫁接,终于培育出新品种“青核一号”。
今年,他种植的“青核一号”每亩地新果产量在斤左右,烘干成干果大约斤,每斤核桃按照元计算,每亩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他除了核桃收入外,十多万株核桃苗收益也不菲,每株的价格在元左右。两项收益加起来,除去土地承包费用、人工和肥料等费用,每年收入上百万元。
“现在我种植的核桃不用出去,通过网上就已经销售出一多半。”高清贵说,为了使核桃的销路更广,他通过电商在网上销售。多家大型超市通过网站获得信息,通过实地考察,纷纷和他签订合作协议。
文玩核桃打天下
“普通核桃按斤称,文玩核桃论个卖。”在全国都在大规模推广薄皮核桃的市场背景下,具有商人头脑的吴家文玩核桃观光园负责人吴占嘉决定发力文玩核桃,“不走寻常路”,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他从太行山、北京平谷、天津盘山等地引进“三菱”、“虎头”等个文玩核桃稀缺品种,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全国罕见。占地亩,种植文玩核桃多棵,吴家文玩核桃观光园堪称山东半岛最大的文玩核桃基地。
“今年我们成功培育出官帽、虎头、四座楼等5个品种的文玩核桃苗,客户买回去之后,我们给予技术指导,三年见果,收益可观。”吴占嘉介绍说,文玩核桃收益远远高于薄皮核桃,以今年的市场行情来看,一棵薄皮核桃收益元,而一棵文玩核桃收益上千元。
吴占嘉还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希望通过合作发挥科研优势,深耕核桃产业,利用文玩核桃加工笔筒、花瓶、装饰物等工艺品,进一步增加核桃的附加值。
(陈凯)
新闻推荐
1月日,青岛市体育局局长纪高尚,来我市调研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副市长姜青华陪同调研。调研中,纪高尚详细了解了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规划编制情况,并到施工现场实地进行了查看。他要求,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