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故事
又
见春运,又见人潮。当你行走在返乡的路上,心中涌动着回家的思绪,可曾想过,有那么一群人:别人阖家团聚时却是他们与家人分离的日子,春运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可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春运才少了一分嘈杂,多了一分温情。来,让我们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春运故事。
年的“老铁路”
我叫顾学峰,是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成都至乌鲁木齐K次列车八组党支部书记、车长。今年春运,我又一次加入到增开列车的队伍中,担当起四川首趟“共青团号”广州至成都的K次增开列车的重任。
日子不数不觉得,一数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参加工作已经年,算是个“老铁路”。比起以前,这些年的春运乘车环境、秩序和服务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前,春运一来,火车趟趟超员,只要火车一到,旅客就往车厢内挤。那个时候,排一天队能买到车票都是幸运的。
想想那时,旅客更多的是关注走得了,而不是走得好。现在的乘车环境和运输秩序,那是好太多了。像购票,不用去售票厅,直接网上就能买。坐车可选择的车型也很多,动车组、直达、特快、快速列车都成了春运列车车次的主力军,就是增开列车大部分也都是空调车了。
春运是变化了,但是对我来说,这么多年有一点没变,就是觉得挺亏欠家里人的。像我爱人,我们都是客运段职工,她在攀枝花地区工作,真的是聚少离多。
我算了算,每年列车跑的总路程都能绕地球四周了,自己都记不得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吃一个团年饭了。没办法,选择了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铁路客运工作注定是需要舍小家为大家的。
春运列车上的“年货超市”
1月日,两名身着裕固族服装的列车员在Z次“金张掖号”列车“年货超市”主题车厢内为旅客表演节目。
年春运以来,兰州铁路局为满足节前铁路客运市场新需
求,在“金张掖号”“兰州旅游号”“敦煌号”等丝路品牌
列车上打造具有丝路文化元素的“年货超市”主题车
厢,精心布置年货选购体验区,同时举行写春
联等活动,让旅客感受喜庆气氛。
新华社传真照片
光荣的火车卸污工
打开卸污箱盖板、拉出卸污管、对接污物口、打开阀门排污、耳听手拈判断吸污进度……我叫杨益勤,是上海站的一名普通卸污工。
怎么形容我的工作呢?形象点说,列车就像是新生儿,我的工作就是帮列车“排大便”“擦屁股”。一列火车一般有节车厢、个集便箱,我们都得清理干净,保证旅客有满意的如厕环境。
凭心来说,活虽然脏一点,但意义重大。卸污做不好,列车厕所、水池等卫生设备就不能用,旅客乘车环境就会受到影响。我们不怕闻到臭味,但我们怕旅客闻到臭味。
数数已经连续6年没在家过春节了。这个春节也没法回家,只能春运后回家看看老母亲,她岁了。好在爱人也是火车上的保洁工,能理解我,这就够了。
车站里拿望远镜的人
我叫杨示光,在高铁福州站做房建巡检工作。听这个不太懂我是干什么的吧,简单来说我就是每天在福州站走来走去,穿着个“黄马甲”,拿着望远镜到处看。一句话,就是负责检查高铁车站房建设备安不安全。
高铁站高、大、空,春运人流密集,各种设施面临大考。我们拿着望远镜,看雨棚、看屋顶、看玻璃、看站台,不能放过任何一点细枝末节。
安全是关键。特别是对站台、候车室等重点房建设备要进行不间断检查,尤其是候车室和旅客通道,最要提防出危险。最大的隐患是玻璃幕墙破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立即更换,就很有可能坠落砸伤过往旅客。
一天下来,大概能走上公里多,相当于跑个“半马”。经常走路,最费的是鞋。一般的劳保鞋容易破损,半个月就得换。一年到头,买鞋的钱远远超过了衣服。不过,说到底,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是福。
据新华社北京1月日电
新闻推荐
蒙湖生态区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一放大、两赶超、三进位”的思路目标,立足生态优势,借鉴先进经验,突出争先进位,围绕“扶贫攻坚”第一工作要务,全面协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