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一年一度的春运形容为“最难抢票季”,而随着春运车票的开售,互联网上的“加价抢票”大潮已在键盘和指尖展开。与往年各种免费的刷票神器不同,今年,一些平台推出了加价抢票服务。实际上,互联网购票近年来已成为火车票销售的主流渠道,包括PC端和手机端,牵动人心的“抢票大潮”早已在键盘和指尖展开。
加价元在第三方平台抢到票
来北京工作已近十年的晓琴是西安人,每到春节,提前购买回家的车票都是她最为惦念的事。今年车票互联网预售期缩短到天,眼看马上就到春节了,她刷了三四天心里就有些没底了,“然后看到有加价元的抢票”,晓琴说她选择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抢票套餐。两天后,她收到了“抢票”成功的信息。
与往年各种免费的刷票神器不同,在官方订票通道之外,包括携程、途牛、智行等等今年众多知名平台都推出了具有不同价位选项的抢票服务。
在一款标有“自动抢票”的移动端APP中,以日发往南京的高铁车次查询为例,笔者登录后看到,其中包括G等车次客户端提示为“可抢票”,点击抢票链接后,系统提示两种选择:“余票监控,抢到再付款”,以及“预付票款笔者选择抢到再付款,并输入乘车人及账户等信息后,系统显示抢票服务类型包括四种,分别包括“VIP极速通道元/份;至尊光速抢票通道元/份;“VIP高速通道元/份”。而最后一档“低速抢票”,系统显示无需另付价格,但提示信息中注明,“成功率较低”,“带宽资源有限,很可能排队,敬请谅解”。
“抢票”软件快在何处?
大家在官网上辛苦刷票很难成功,可是通过抢票软件的抢票服务却能抢到车票,其原因何在?抢票软件和工具到底快在哪里又强在何处?
有关专业大数据分析专家向媒体披露了抢票软件的部分工作原理。“在买票需要一步步去操作,但是通过抢票软件,你提前选好优先的车次、出发日期、出发点和目的地,再一键勾选承诺发票,那边直接从刷票到下订单,直接完成,免去中间多步骤的操作。其实就是机器代替人工,实现全自动化的流程优化。”
另有相关软件人士也表示,所谓“抢”主要一点还在于下单的速度。这其中既包括用户的点击速度,机器速度,也包括网络速度,以及软件的提交速度,而今年多款客户端标榜的“云抢票”、“引擎升级,速度提升”,简单说也就是用更快机器和更优化的软件算法,来代替人工的点击来查询和下单,这显然要比“原始”的手工下单来得快。
是服务多元化还是打了擦边球
有偿抢票究竟是否合理合法?目前舆论对此看法并不一致。有观点认为,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抢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迎合用户需要的一种商务服务。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第三方平台的有偿抢票服务,有悖公平,同时这种经营活动是否合法合规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评论质疑有偿抢票服务是否会演变成为另类“黄牛”,涉嫌不当获利。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则认为,判断抢票软件提供有偿抢票服务是否合法合规,关键在于它是“代购”,还是“代售”?“如果是代售,比如火车票代售点,他们是不能够收取5元之外的费用的。但是现在的抢票软件,其性质并不是代售,那么它和普通用户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委托代购的关系”。赵占领认为,目前的法律对此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还很难界定为违法违规,是在打“擦边球”。任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