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掂掂钱袋子,这年该咋过

来源:牡丹晚报 2017-01-1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牡丹晚报记者 敏静

临近春节,部分市民开始置办年货、准备礼品、购买新衣……一些在外务工的人员也在计划回家的行程和时间。年味越来越浓,花销也越来越多。过年期间,大家究竟该花费多少钱?1月9日,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他们为记者列出了自己的过年花费预算。

置办年货,一月工资不够用

“工资收入提高了,我们过年期间的花销也高了。”昨日,市民王先生给牡丹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仅置办年货一项,一月工资根本不够用。

王先生带领牡丹晚报记者来到了他家,打开冰柜、鲜虾、牛肉、羊肉、带鱼、肉丸……各式各样的年货,王先生早在本月初就开始陆陆续续准备了。

他说:“女儿常年在外,春节才能带着孩子回家,我早早地准备好,等着孩子回来过年。”

“以前生活条件差,2斤糖块、一块肉就过年了,现在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置办年货。”王先生笑着说,置办年货和给女儿买带走的礼品,每年都要花元左右。

“压岁钱”、过年礼品成重头戏

市民韩先生出生于年,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一名工薪阶层,他既向往过年,又害怕过年。

韩先生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妻子也有一个弟弟,他们5家人共有个未成年的孩子,按照每个孩子

元的压岁钱计算,他

年前需要准备

元的压岁钱。韩先生

说,这元只是最保守的估计,如果其他的亲戚带着孩子来家里串门,他还要掏“红包”。

菏泽开发区的宋庆红自8年前定居北京后就很少回家,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之前孩子年龄小,不能长时间在火车上颠簸,所以,她好几个春节没有回家了。最近几年,她越来越放心不下家里的两位老人,提前回家陪伴父母过年成了她最开心的一件事。

宋庆红拿着手中的车票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从北京到菏泽的卧铺票每张元,一家三口来回的车票需要花费近千元,她还要给两家的老人共计元钱用来尽孝。

宋庆红介绍,家里还有姥姥、姥爷两位年长的老人,回家后,她第一时间去看望,一箱奶、一桶油、十斤肉、一箱水果,这4样礼品花去了元。除了姥姥姥爷家,还有一些长辈需要去看望,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其实,我在北京的收入也就每月多元,过个年,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宋庆红说,尽管如此,回家,依然是她每年最激动的时刻。

回家过年,开销要量力而行

采访中,也有部分市民表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过个年互相攀比讲排场,就连压岁钱也不例外,原来是一二十块,后来是一百块,现在是成千甚至上万块,这个上涨幅度,比收入增长幅度大得多了,无形中给一些人增加了压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的方面来说,每个人在花钱时要有自己的计划。如果仅仅因为春节回家那几天的面子,而把一年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光了,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合家团圆最重要。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人而言,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过年应该选择和家人在一起。然而,现在节日消费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支出,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者处于创业阶段的人而言,回家开销是必需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图虚名、讲排场,搞一些人情消费,把一年的积蓄让一个春节给打劫掉了,甚至为此借债过年。要知道,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团圆、温馨,大部分父母觉得孩子们回来就好,至于买多少东西、给多少钱,他们并不会特别看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掂掂钱袋子,这年该咋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