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职业联赛理事会中超、中甲俱乐部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通报了一项重要决定,中超外援限制政策、中超和中甲的U球员强制政策出炉,根据调整后的规则,在赛季中超联赛中,上场的外援(含亚洲外援)为累计三人次。外援(含亚外)注册、报名的规则、数量不变。此外,在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上场运动员名单中应列入至少两名U国内运动员 (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一名U国内运动员应为首发。
限制外援上场人数,首发要有U球员,中超新政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给部分俱乐部带来了难题。日笔者就此事采访了多家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他们从利弊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外援新政更严格注册5外援上场仅3人
几乎每个赛季开始前后,外援政策都是中超联赛的焦点,而新赛季的中超外援变化之大,可以说是始料未及。
虽然从上赛季初开始,中国足协和中超各家俱乐部就一直在沟通外援政策修改事宜。去年月底,中国足协向各中超俱乐部下发了限制外援政策的征询函,请各俱乐部就中超外援注册人数变为“3+1”(1为亚外)进行相关意见说明。
此后俱乐部的反对声音较大,不过在前天,外援新政最终还是出台了,甚至要比此前外界预想得更加迅猛。即从此前的5外援注册、上场4人 (其中一人为亚外),变成注册5外援,上场3人。
据了解,该新政的出台和自上而下的理性调控有密切关系。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国家体育总局都在酝酿新政,希望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当下中国足球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今年1月5日,体育总局就曾通过发言人明确表态,“总体上中国足球形势是好的,然而在足球不断升温、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包括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现象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只注重短期成绩忽视长远发展等。”
本土球员迎利好首发至少一名U球员
目前,足协的这份新政已经下发各俱乐部,预计本周内将正式对外公布。而在新政的具体措施中,除了限制中超外援的出场次数,还加入了旨在扶持青训的措施。
按照新政的具体规定,赛季,每场中超、中甲比赛的人报名名单中至少要有两名U年龄段本土球员(赛季为年1月1日以后出生),首发人中至少有一名U本土球员。
这难免让人想到前天结束的中国杯比赛,以年轻力量为主的中国男足获得季军,而帮助球队在三四名决赛中扳平比分的进球,恰好是由两位后球员邓涵文、王靖斌配合完成。一天之后,扶持内援尤其青训球员的新政出台,自然是一片叫好声。
各俱乐部负责人表示从长远看对“新政”支持
中超“升班马”天津权健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束昱辉说:“从长远来看,‘新政\’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俱乐部科学、理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元足球;另一方面,这为中国本土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提供了更多比赛时间和机会,有利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目前,权健有五名U适龄球员可以参加比赛,‘新政\’出台后,我们不用为U球员的上场而苦恼,相反,这是我们的优势。”
上赛季中途接手山东鲁能队的德国主帅马加特在接受采访时对“新政”表示“双手赞成”。他认为,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如果一支球队中最好的球员与大部分球员水平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球队出现问题。因此中国足球应该多注重中国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的培养。
他说:“这两项规则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这不仅能够为中国的年轻球员提供更多比赛机会,同时又减少球队对大牌球星的依赖。即使这两条规则不能立竿见影,也一定会在未来对中国国家队有积极的影响。我很高兴中国足协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我相信里皮先生也会高兴看到这两条规则的。”
延边富德俱乐部总经理于长龙表示,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像延边富德这样的中小俱乐部也欢迎这样的决定。
当然,此次“新政”的出台几乎没有“缓冲期”,尤其是新的外援政策意味着多家俱乐部的备战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束昱辉表示,从短期来看,调整外援政策将使得中超观赏性降低;对俱乐部来说,这不仅会打乱投资安排,甚至带来经济损失,也要求球队重新调整技战术打法。
业内人士还有一种声音,“如果是去年月1日公布,那么还有时间去处理,大部分俱乐部已经签约了新外援,而且大部分都有两三年的合约,现在对于很多俱乐部来说都有点措手不及。”一名俱乐部官员表示。
宗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