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醪观,位于广东惠州罗浮山景区,是罗浮山道教五大观之一;建于晋代,有余年的历史;年,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修复。
酥醪观为道教宫观。位于博罗县西罗浮山罗岭之北,浮山之西。前临荷塘,宏伟壮观,旧志赞曰:“洵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历代视为修身圣地。
酥醪观在东晋时系葛洪仙翁所创建,名“北庵”,后安期生会筋神女于玄邱,共谈玄机,酣玄碧之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醒,各乘熨车而去,味散于诸天,因而易名酥醪观。相传吕洞宾时,来赤松云游于此,又称神仙古洞。
观始建晋咸和中,是葛洪创建的北庵故址。宋以后,酥醪观屡兴屡废,直至清康熙年间,龙门正宗十一代祖总住持其弟子柯善智重修。民国年(年)住持又募资重修。年酥醪村村民又重修。
酥醪观坐东南向西北,总进深米,总面阔米,平面是四合院式布局。主要建筑有“净日”、“印月”双亭、正殿、蓬莱阁、斋堂、客堂、道舍等,全观占地面积达多平方米。两旁为几十间用作道士宿舍、库房、膳堂的小平房。大殿供奉吕祖、雷祖、葛祖。大殿两旁有套间,每房门均有门联。其中一副为:“库饶碧酿泉成酒,房贮黄果米是珠。”酥醪观清铁香炉大殿向天井有一亭台伸出,飞檐高柱。柱为青麻石方柱,共有4条。正面台柱有楹联。亭高7.4、台长5.、宽4.米;亭盖覆以琉璃绿瓦,台座用花岗岩石条垒砌。此台是道观徒众打醮传经的地方。亭台两旁为配殿,各厢房墙壁均绘富有宗教色彩的壁画。观内保存明清碑碣4通,清铁香炉1个,混元古道床1张。
观前有池,池中生莲,人称莲池,盛夏之日莲池之中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扑鼻,晴天月夜,莲池朗澈;观之周围山谷间建有“浮山第一楼”、两边有「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他忙」的楹联。驻鹤亭、鹤笑亭、松荫亭、小蓬莱等,名胜古迹有斗台、拜松处、鹤冢、酿泉、逍遥台、茶山瀑、洗心泉、绿屏嶂、观岩瀑、梅陇石涧、忘机石、七姐潭、煮水处、凝碧潭、下铁桥、分霞岭等等。为罗浮山著名道教宫观之一。
正殿内供奉着三尊高大的铜铸金身神像,居中者黄袍加身,相貌堂皇,气宇轩昂,据说是轩辕黄帝。黄帝的左边是头戴寸帛折叠的“纯阳巾”,身背长剑,神情怡然自得的吕洞宾,右边是青巾扎髻,身披长袍,神态安祥的药仙葛洪。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诸神中神通最广大,最受人们崇拜的神明,具有祖神及创造事物之神的二重神性;吕洞宾为俗传八仙之一,他虽非八仙之首,名气却是其它七仙无法比拟的,通称吕祖,被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葛洪则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据传他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最后在山上积年而卒,酥醪观就是他命名的。作为道观来说,一般供奉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所谓“三清”。“三清”代表了道教中三位最高的神。但酥醪观却是一个例外,此中原因,一时尚未弄清。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月日电(何晓源林晖)年春运工作即将拉开帷幕,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在京举行了“诚信春运公众监督平台”上线启动仪式。该平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