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击
成德同城化、全域城镇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也是德阳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跳出单打独斗的小格局,以着眼全域的大视野,主动融入“大成都都市圈”,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大德阳”理念,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以全域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解读人:市住建局局长 王宁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副局长 唐薇
摈弃“摊大饼”发展模式
“德阳市已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对城乡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唐薇称,按照全域城镇化工作思路,统筹成(都)德(阳)发展轴线上的空间布局、交通联系、产业发展,到年,形成“五环五轴”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和 “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她表示,总规修编将突出城市空间沿轴线发展,摈弃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同时,强化成都“北延线”发展主轴,为高标准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提供规划依据和实施路径。
构建“中心城区、卫星县城、卫星镇、幸福美丽新村”四位一体城镇体系,重点培育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发展基础较好的个镇,包括仓山镇、黄许镇、孝泉-孝德、辑庆-兴隆、三水、龙台、黄鹿、集凤、向阳、小汉、师古、洛水、汉旺、新市、金山。其中,将规模较大的重点镇培育为小城市。
至年,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率达到%。至年,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到年,形成-万人的大城市1个,即中心城区;-万人规模的城市4个,即广汉城区、中江城区、什邡城区、绵竹城区;-万人的城市1个,即罗江城区;5-万小城市5个,即黄许镇、三水镇、孝泉-孝德镇、辑庆-兴隆镇、仓山镇;3-5万人的城镇3个,即小汉镇、向阳镇、汉旺镇;1-3万人的城镇8个;其余为1万人以下的城镇。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上打造“一核六片十五园”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一区多园”模式统筹市域工业园区用地。一核指德阳市中心城区,六片指德阳市所辖的旌阳、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和罗江等六个片区,十五园是指德阳市域范围内主要的工业园区。
“五大工程”提升城市功能
王宁介绍,德阳市在实施“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建设和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突出品质、生态优先三个原则。具体实施的项目目前共梳理出中心城区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预计投资亿元。包括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城市特色风貌工程和公用设施完善五大工程。
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工程中,按照城市建设发展“南进北优、西扩东拓”的理念,与城市环线、区域交通连接,加快推进一环路的提档升级改造,并在改造路段新建4个车行下穿和8个人行下穿。开工建设二环路八角大桥至长江西路延长线段工程。同时新开工建设珠江路延长线等条市区道路,打通6条城市断头路及小街小巷和新建9个上跨下穿立体交通节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运行能力。
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形成“一谷两江五湖多园”的生态格局,包括旌湖两岸的提档升级和开展石亭江生态整治工程、湿地公园建设,“中国健康谷”及五大湖区森林公园建设和城市公园提档升级。在管网建设改造工程方面,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穿城堰、胜利堰、丁家堰和干河子四条河道的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在城市特色风貌工程中,加大对城市主出入口的形象塑造,重点开工建设成绵高速德阳市出入口收费站南移工程,提升德阳门户品质。公用设施完善工程以增加市民生活便利为宗旨,利用旧城存量新建由停车场、警务、公厕等组成的社会服务综合体。
报告点击
成德同城化、全域城镇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也是德阳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跳出单打独斗的小格局,以着眼全域的大视野,主动融入“大成都都市圈”,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大德阳”理念,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以全域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解读人:市住建局局长 王宁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副局长 唐薇
摈弃“摊大饼”发展模式
“德阳市已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对城乡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唐薇称,按照全域城镇化工作思路,统筹成(都)德(阳)发展轴线上的空间布局、交通联系、产业发展,到年,形成“五环五轴”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和 “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她表示,总规修编将突出城市空间沿轴线发展,摈弃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同时,强化成都“北延线”发展主轴,为高标准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提供规划依据和实施路径。
构建“中心城区、卫星县城、卫星镇、幸福美丽新村”四位一体城镇体系,重点培育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发展基础较好的个镇,包括仓山镇、黄许镇、孝泉-孝德、辑庆-兴隆、三水、龙台、黄鹿、集凤、向阳、小汉、师古、洛水、汉旺、新市、金山。其中,将规模较大的重点镇培育为小城市。
至年,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率达到%。至年,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到年,形成-万人的大城市1个,即中心城区;-万人规模的城市4个,即广汉城区、中江城区、什邡城区、绵竹城区;-万人的城市1个,即罗江城区;5-万小城市5个,即黄许镇、三水镇、孝泉-孝德镇、辑庆-兴隆镇、仓山镇;3-5万人的城镇3个,即小汉镇、向阳镇、汉旺镇;1-3万人的城镇8个;其余为1万人以下的城镇。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上打造“一核六片十五园”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一区多园”模式统筹市域工业园区用地。一核指德阳市中心城区,六片指德阳市所辖的旌阳、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和罗江等六个片区,十五园是指德阳市域范围内主要的工业园区。
“五大工程”提升城市功能
王宁介绍,德阳市在实施“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建设和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突出品质、生态优先三个原则。具体实施的项目目前共梳理出中心城区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预计投资亿元。包括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城市特色风貌工程和公用设施完善五大工程。
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工程中,按照城市建设发展“南进北优、西扩东拓”的理念,与城市环线、区域交通连接,加快推进一环路的提档升级改造,并在改造路段新建4个车行下穿和8个人行下穿。开工建设二环路八角大桥至长江西路延长线段工程。同时新开工建设珠江路延长线等条市区道路,打通6条城市断头路及小街小巷和新建9个上跨下穿立体交通节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运行能力。
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形成“一谷两江五湖多园”的生态格局,包括旌湖两岸的提档升级和开展石亭江生态整治工程、湿地公园建设,“中国健康谷”及五大湖区森林公园建设和城市公园提档升级。在管网建设改造工程方面,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穿城堰、胜利堰、丁家堰和干河子四条河道的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在城市特色风貌工程中,加大对城市主出入口的形象塑造,重点开工建设成绵高速德阳市出入口收费站南移工程,提升德阳门户品质。公用设施完善工程以增加市民生活便利为宗旨,利用旧城存量新建由停车场、警务、公厕等组成的社会服务综合体。
新闻推荐
德阳市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德阳市地方立法条例》诞生记
刚刚闭幕的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德阳市地方立法条例》,这是德阳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在德阳市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记者从1月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