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溪河滩“曲水流觞”古迹重见天日

来源:广安日报 2017-01-1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滩上洞坑貌似桥礅遗迹。

从中桥俯瞰“曲水流觞”遗迹。

近距离看,小沟渠人工开凿的痕迹明显。

□本报记者 冯琳 胡佐斌 文/图

近一段时间,西溪河广安城区段的河水几度涨消,河床时常亮底。年月日,记者在中桥上看见,河底石滩上一处似“回”字形的小渠沟裸露在外,当时没有细究。1月日,记者路过中桥,再次看见小渠沟裸露在外。于是下到石滩,近处观察,发现此处小渠沟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开凿而成,宽约0.5米,平均深度约0.3米,在石滩上迂回曲折,总长大约米。记者一阵狂喜:这不就是古时文人“曲水流觞”的雅乐之地吗?

如果熟知历史或热爱旅游,你一定知道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如果你对广安的历史足够了解,那你应该知道广安也有“曲水流觞”这种雅乐之地,而且不止一处,志书记载有三处。中桥石滩上的小渠沟就是其中的一处。

源远流长的“曲水流觞”雅俗

据相关资料介绍,“曲水流觞”源于上巳节这一古老风俗。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从汉代开始,三月上巳被确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意思是说,上巳节这一天,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要下河洗身,以除去身上的污垢或不祥。魏晋以后,上巳改为三月初三,洗濯身体的风俗也逐渐演化成临水宴客和郊外踏春,“曲水流觞”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每年三月初三,一些文人骚客便喜欢相邀聚坐于水边,饮酒作诗。

而“曲水流觞”真正闻名于世,还是与王羲之有关。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进行流觞曲水的游戏。大家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人各成诗两篇,人各成诗一篇,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后世多称《兰亭序》)。“曲水流觞”这一游戏,也因之而名声大作,历代文人骚客纷纷效之。据悉,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而在年,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中国兰亭书法节”。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各地书法大家云集兰亭,盛况更胜当年。活动期间,中外书法家和绍兴的文人墨客都要进行“曲水流觞”游戏,以此纪念东晋永和九年()的那一次聚会。

史料记载广安有三处“曲水流觞”古迹

查阅清光绪版《新增广安州志》可知,广安境内有三处“曲水流觞”古迹。

志书“古迹”一栏记载:“曲水流觞,治北二里。《名胜志》:‘渠江三十六滩,水之灌输其间者,涡亭渠别莫知凡几。中有两渠,相距二尺,广深半之,可以流觞,天然巧致,非人力疏达。宋大观及嘉定中,知军事宇文龙、承务郎张廷坚、德州参军李陶、姚彦远、何温淑、游伯畏、何宋卿、杨次皋、安康民,各偕时髦游赏,题咏刻石间,今多磨灭。\’又治西至喜桥下、治北梭罗溪滩盘石上,有卍字格形,亦为曲水流觞遗迹。国朝州牧陆良瑜有诗。”

由此可知,广安三处“曲水流觞”古迹,一处在“治北二里”的三十六滩,即今四九滩,这里由于距州治(今广安城北)较近,历史上曾有不少官人前往游玩,并刻诗于石;一处在治西的至喜桥下面,也就是今西溪河中桥下面;一处则在治北的梭罗溪滩上,即渠江流杯滩,今流杯滩大桥附近。其中,四九滩的“曲水流觞”古迹,早在宋代时就有不少达官名流在此作乐了,而这一史实的依据则来源于明代史书《蜀中名胜志》。

不过,广安三处“曲水流觞”古迹,其中两处都位于渠江河滩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渠江进行水电梯级开发后,水位抬高,位于渠江河滩上的“曲水流觞”古迹便很难再见到了。唯有西溪河上的这一处时有出现。

西溪河上为何有“曲水流觞”古迹?

广安境内的三处“曲水流觞”古迹各自形成于什么时期,无考。但清代志书皆将其归入“古迹”,足见其历史之悠久,也足见广安历史上文人贤达借“曲水流觞”而饮酒作诗之风颇盛。

这三处古迹,除流杯滩一处较远外,其他两处都距原广安州治不远,均在数里之内。而据志书记载,历史上广安州治所在地今广安城北,其作为治所之地,始于北宋开宝二年()。今西溪河中桥下之所以能有“曲水流觞”古迹,除了河流、石滩这一天然因素外,或许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距州治较近,官员名流们在此相聚方便;二是今中桥处早在北宋时期就属驿道了。

这里,特就今中桥处古为驿道作一细说。

今中桥处,有两座桥,一座是现代修的新桥,一座则是清代所修的古桥,桥身刻有“致中桥”三字。而据清光绪版《广安州志》记载,致中桥为当地监生龙光宗见原中桥倾圯,便捐资在原中桥上游修建,掘土得碑,有“至喜桥”三字,系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书,于是便将新修的桥名为“致中桥”,似将至喜桥与中桥合名而得。志书还载,传建桥时,欧阳修自吴入蜀,履险至此,途始平,因喜名桥。

由上可知,北宋时,欧阳修路过广安,便经过了今西溪河的中桥处。这无疑说明,今中桥处早在北宋时就属驿道了。西溪河上的“曲水流觞”位于驿道旁,又距广安州治较近,这就不足为奇了。

广安如今还能再现“曲水流觞”雅俗么?

国内关于“曲水流觞”这一雅俗的传承,正如本文前面所说的那样,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习俗,因历史上与书圣王羲之的关系,在国内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却淡出人们的生活,直到上世纪年代,通过当地人大决议,才使这一古老的习俗得以恢复。

如果仅从民间传承“曲水流觞”这一习俗角度探讨,广安“曲水流觞”的消失比浙江绍兴的要晚得多。年6月,“两江行”采访组到广安区白马乡采访,得知流杯滩的“曲水流觞”习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在流行,直到年四九滩电站建成后才不得不终止。据当地村民回忆,流杯滩的“曲水流觞”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在流杯滩玩耍,主要活动就是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一个拐点坐一个人,两三人可以玩,二十来人也可以玩。具体的玩法是,在酒杯里倒上半杯酒,放在小渠入口处,让其顺流而下,酒杯如若在某人面前停上两三分钟,或者说直接不走了,这人就得将杯里的酒一干而尽,然后再倒上半杯酒,让酒杯继续顺水往下漂去。

当时,采访组还提议当地政府恢复这一习俗,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与省非遗中心取得了联系。省非遗中心对此非常重视,并断言,如果申遗成功,这将是广安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但因流杯滩“曲水流觞”古迹难以再现,白马乡只得放弃。

而今,西溪河上的“曲水流觞”古迹得以再现,而且此后亦或成为常态,若以此为基础,恢复“曲水流觞”这一古老习俗,并申请非遗,想必不会太难吧?对此,市文化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可以就此做好准备,并与省非遗中心取得联系,力争促成此事,将“曲水流觞”这一古老雅俗继续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href="https://www.yybnet.net/news/china/201701/5772604.html">

广安日报获“金长城传媒奖·2016中国十大传播力地市党报”

本报讯1月7日至9日,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传媒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十所国内一流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是国内唯一包含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新兴媒...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 西溪河滩“曲水流觞”古迹重见天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