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古代花样滑冰的“黄金时代”,之所以这么说,这与统治者——满人的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他们生活在现今的东北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滑冰成为他们必要的技能。自己就是名“滑冰高手”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组织了一支善于滑冰的高机动性部队(类似于如今的特种部队)。历史上,努尔哈赤麾下那支以滑冰闻名的费古烈部队就曾在墨尔根城遭到蒙古的巴尔虎特部落围攻,完成了“天降神兵”的经典战役。
清兵入关后,也将“冰嬉”的习俗带进了关内,滑冰早期也成为军事训练的内容。每年,当湖面冰冻十分坚实时,清朝皇帝就要在北京的北海或中南海校阅八旗清军滑冰。
据记载,参阅清军每年月就开始备战,经过重重选拔,每一个旗,前锋统领和护军统领各选出滑冰高手人,总计有人参加校阅,由内务府提供冰鞋和服装,分速滑和花滑两种。整个校阅结束后,会根据参赛者的质量,按等次分别给予赏银。
真正迎来巅峰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每年冬天于冬至到“三九”期间,在太液池上进行“盛典”。从那时起,“冰嬉”的军事意义下降,娱乐性开始上升。
乾隆皇帝善用宣传手段,不仅自己为“冰嬉”写序赋诗,还将其定义为“国俗”。乾隆皇帝还特令宫廷画师绘制许多以此为主题的图画。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当年画师张为邦、姚文瀚、福隆安等人合绘的《冰嬉图》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画,画面所显示的是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将当时花样滑冰的高超技艺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冰上健儿们姿态各异,各显绝技,鱼贯而行,组成一条巨龙,蜿蜒盘转,非常壮观。钱俊 据新华网
图:清朝画作《冰嬉图》(部分)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月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已立项研制,它将具有载人到达全球所有深海作业的能力。中船重工副总经理邵开文表示,年,中船重工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