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同名图书出版纪录片之外还有更多匠心故事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1-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故宫博物院精美文物古器流传至今,人们观赏之时大多惊叹于文物之精美、皇家之奢侈,却从未想过在台下幕后,有着这样一群默默无闻、技艺高超的匠人,他们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而又精细无比、不容有误的修复工作。

去年,一部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创下年度奇迹成为“网红”,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居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榜首。本月,同名图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北京书展的热门图书。

镜头对准大国工匠的日常

纪录片导演和图书作者都是萧寒。谈起这部纪录片的主题他曾表示,早在五年之前,在拍摄其他故宫纪录片的时候,不少学者发现了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修复师的重要性——他们只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却是在现代还完整地传承传统手工艺体系的人群,于是当时就萌生了想拍摄这样一个纪录片的想法。由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严格的文保单位,选题报上之后又等了4年,多次深入故宫调研,写了近十万字的调查报告,才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周年之时,得到了批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机会。

由于已有很多版本的与故宫博物院有关的纪录片珠玉在前,为了呈现不同的感觉,《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拍摄之前就决定要以人为出发点,盯住细节,不做宏大叙事,深入采访每一个师傅:有的师傅十几岁出来学徒,有的师傅几十年没换过办公室,有的师傅一辈子看起来只是在摆弄小玩意,但在他们的生命中,把毕生的经历执着于一件事情,“十年”对他们来说就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简单的天。

以匠心包装宣传匠人

三集共分钟的纪录片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点击量居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榜首。除了捧红了有“故宫郑少秋”之称的钟表修复师王津、瓷器组女修复师纪东歌,还催生了其他衍生文艺作品。去年的月日,分钟的同名大电影在中国各大影院大银幕上映。今年1月份,同名图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北京书展的热门图书,豆瓣读书评分高达8.9分。纪录片和图书,主题一致,维度不同。纪录片侧重于文物修复的日常,图书则侧重于“修文物的人”,将眼光投射于位修复师几十年的文物人生。

全书用朴素的文字、诗意的摄影,全彩印刷展现了那些老手艺人的生活,一位位师傅轻松自然的日常闲谈和工作场景,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位出色的手艺人专注认真的性格特征和妙手回春的绝妙技术。由此不禁令人感叹,过去一提起匠人精神就会想起日本、欧洲的老工匠,其实我国并非没有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匠心之人的存在,缺的是优秀的包装和宣传。有效的、高水平的商业包装宣传并非坏事,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作品,很生活化地展示了故宫修复工匠们的日常,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尤其俘获了大批年轻粉丝,比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传统官方宣传片效果强百倍。(记者邢媛)

新闻推荐

我国首次明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

新华社北京1月日电记者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首次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办法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大胜广州静候阿联2017-01-19 00:00
评论:(《我在故宫修文物》同名图书出版纪录片之外还有更多匠心故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