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依然是去产能任务较重的省份。(资料片)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三去一降一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召开两会的河北、山西、甘肃、陕西、河南、吉林、上海、广西等地,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标配”,五大任务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均有实质动作。其中去产能方面,多地更是提出了量化指标。
多地明确
煤钢压减目标
去产能是五大任务之首。继去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后,钢铁第一大省河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压减钢铁产能万吨,压减煤炭产能万吨;煤炭大省山西也提出退出煤炭产能万吨,退出钢铁产能万吨。
煤钢之外,去产能也剑指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行业。河北提出压减水泥万吨、平板玻璃万重量箱;吉林提出压减水泥熟料产能万吨。在处置“僵尸企业”这一去产能的关键一环中,河北明确今年将完成4家“僵尸企业”出清;广西将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加快关停企业出清。
就楼市来说,尽管全国楼市库存整体下降,但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仍然艰巨。陕西提出,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减少5%。辽宁提出,将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调整到合理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广西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重点解决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问题;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
“真金白银”
减税降费
降税费成本、降生产成本、降人工成本……新年伊始,各地政府给企业送出真金白银的减负“大礼包”。
陕西承诺,规范清理各类涉企收费,调整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企业直供电规模亿度以上,全年降低企业成本亿元。上海提出,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进出口环节收费的减免范围。吉林提出,深入开展清费减负行动,实行“费用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供给质量。
河南表示,将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打造一批百亿元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甘肃提出,围绕马铃薯、中药材、优质林果、草食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升深加工能力。陕西明确,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硬骨头难啃
压力比去年大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难度越大。受访的代表委员坦言,今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比去年大”,因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以去产能为例,山西、河北的一些代表委员说,目前,闲置、落后产能已基本淘汰完毕,而剩下的多是正在生产的产能。随着钢煤等价格的回升,去产能的难度也相应加大了。
降成本方面,上海市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认为,这几年政府在清理税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在企业经营中仍占有很大比例。
即使如此,认准了改革方向,再难也要“加油干”。
河北省政协委员武义青建议,去产能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在去库存方面,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说,要因城因地施策,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蒋颖建议,在降成本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政策“透明度”,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同性”,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帮助企业真正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齐鲁晚报1月日讯(记者方杰)要想富先修路。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铁路局曾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公路的建设力度。深圳泰邦集团黎康新曾表示,公路建设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