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诗交朋友诗风远播

来源:潍坊晚报 2017-01-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高密高风,光远有耀”,这是大诗人袁枚称赞高密诗派的话语,高密派诗人众多,所到之处以诗会友,其诗风绵延大江南北,保持了长达年的诗风传承,这在清代乃至中国诗歌史上都值得称颂。

游历全国结交名家高密诗风远播海外

“三李”一生游历全国各地,北至北京、河北,南至湖南、广西,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三李”不攀附权贵,结交的友人多是清直之士和文学名宿,袁枚、王芑孙、张问陶、秦瀛、周永年、李炯庵等都是他们的好友。

李宪乔与袁枚的结交可以称得上是高密诗派发展史的重要节点。乾隆四十九年(),袁枚游经桂林,遂与李宪乔相识,二人相见恨晚。二人同游七星岩、普陀山寺等风景绝佳之处,品赏题咏,成为桂林诗坛佳话。袁枚对李宪乔评价甚高,《晚晴簃诗汇》云:“少鹤诗名在群从中最高,袁简斋游粤西,见少鹤诗文,目为今之东坡。诗出入唐宋诸大家,而能空所依傍,盖有真意以运之也。”袁枚离桂时,宪乔道送不及,待袁枚到泉州后,遥赠诗篇。《随园诗话》载:“余在粤,自东而西,常告人曰:‘吾此行,得山西一人,山东一人。’山西者,普宁令折君遇兰;山东者岑溪令李君宪乔,字义堂。二人诗有风格,学有根柢,皆风尘中之麟凤也。”并发出了“叹息宦海人如麻,似此奇才宁有偶”的感叹。后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多次提及“三李”及高密派诗人。

李宪乔与袁枚保持了密切往来,《小仓山房诗文集》收录《答少鹤书》《再答李少鹤书》等诸多切磋诗艺的诗文。李宪乔曾寄兄弟三人和同乡单宗元的诗集请袁枚评定,袁枚也曾将仿效高密诗人的诗作寄给宪乔。袁枚曾为“三李”之父李元直撰写墓志铭,亦收录在《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袁枚听闻李宪乔丁忧期满,曾写信说:“但闻阁下即日服阙入都,未知荣补何方,深为倦倦。望补江浙两省,则老人或有相见之期,否则将诵少陵别郑广文诗矣。”袁枚虽然诗论与“三李”不同,但对李宪乔甚为钦佩,《小仓山房诗文集》卷首仅仅收录三个人的题词,一位是蒋士铨、一位是赵翼,另一位就是李宪乔,可见李宪乔在袁枚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高密派诗人与朝鲜诗人李德懋的交往,更使高密诗派诗风远播海外。李德懋,字懋官,号炯庵,乾隆四十三年(),他随朝鲜使臣来到中国,经常到北京琉璃厂等处阅读并购买书籍,得以与时任四库全书馆誊录的李宪乔相识。他在《入燕记》中记载:“日前出游琉璃厂时,逢郓州举人黄道煚、李宪乔,通姓名,今日朝两人来访,乃四库全书誊录官也,宪乔即地作七绝赠余而去。”李德懋与李宪乔、李怀民、单鼑等高密派诗人结下深厚友谊,虽隔万里,常以诗文唱和。李怀民《赠朝鲜诗人李炯庵记室》云:“见说长白外,云山东去深。一方虽隔海,五字有同心。江浦晚收稻,石田秋种参。未谙风土记,空读竹枝吟。”表达了对李德懋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

高密派诗人遍布各地诗风绵延南北二百年

在“三李”家乡,李少鹤卒后,其门生李诒经继续高举高密诗派诗论,成为高密诗派后期重要代表人物。乾嘉以后的高密诗人多宗“三李”,如王功后、王堉后、单应奎、单永安、单中吕、单荫葛等,或从游于李诒经,或私淑、或承家学。直到清末民初,高密诗人傅丙鑑等仍传承“三李”诗风。而“三李”后裔也世代以诗为家学,《晚晴簃诗汇·李诒珩》载:“君衡少鹤子,与群从玉章诒玢、在中诒瓒、方中诒琚,从子勺海敦测、子范敦澄,皆以诗世其家学。”至光绪年间,“三李”侄曾孙、时任西安知府的李楹将“三李”诗作《三李诗钞》重新刊刻,其家族保持了百余年的诗风传承。在高密周边州县,高密诗派诗风亦源远流长。在安丘,直至清末民初,张子中、张公制兄弟与县中知名人士结渠亭吟社,诗宗“三李”,张子中最崇李石桐,取号希桐,以示私淑之意。在诸城,李宪乔内弟王纯勋兄弟及刘墉堂弟刘畇以诗文与“三李”唱和,其后王金策等亦宗“三李”。在莱阳,王宁门生赵曾传承高密诗学,其族人赵擢彤曾重新刊刻《重订中晚唐主客图》。高密诗派的众多门生曾出仕为官,特别是久任学官的王宁烻、单为鏓等人将高密诗派诗风播迁山东各地。单为鏓是晚清山东名儒,其门生莱阳王兰升、蓬莱柳晋、荣成孙葆田都是清末名士。

在省外,高密诗派诗风正如袁枚所说光远有耀。在广西,“三李”门生高风光耀,叶时晰、童毓灵、唐昌龄等传播高密诗风。尤其寓居桂林的江西临川人李秉礼及其后裔世代以宗主客图为家学,秉礼之子李宗瀚,“初守刑部家学及高密李少鹤所论列,后稍变其格”,侄孙李联赓亦守其家法。在江西,进士胡森与李宪乔往来,而李秉礼家族本身就是江西人。在湖南,被誉为“湘学复兴之导师”的邓显鹤对李宪乔特别仰慕,宁乡人陶季寿等人传承“三李”诗风。道光间,高密派诗人、诸城人王金策仕宦湖南,湖湘学人黄本骥曾就学于门下。邓显鹤《赠别王香杜大令东归五首兼呈程学海学使》云:“当代盛骚坛,洋洋表海风。君家新城公,久已称大宗。青州与德水,亦各一时雄。近者推二李,出语无凡庸。荒凉二客吟,寒涧声淙淙。其徒尚宗派,吾尤服熙翁。君侯最后出,正待偏师攻。语其雄直气,力可霸海东。谁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九原如可作,萧萧鹤与桐。”高密诗风也由此融入近代湖湘文化的滚滚洪流中。在江苏,长洲人孙国泰为官广西,学诗李宪乔。高密派诗人、莱阳赵曾为官江苏,与王芑孙诗文往来。至清末,李秉礼玄孙、曾任江宁提学使的李瑞清侨居金陵,以主客图为家学,曾举其家藏钞本《重订中晚唐主客图》授安徽和州人胡俊,著名画家张大千也是李瑞清的门生。胡俊教授的《重订中晚唐主客图》,抗战前一度列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研究课程。在北京,李宪乔早年游学京师,与四方名士以诗相交。“后四灵”之一的王宁官至御史,其居所成为高密派诗人聚集北京时的重要场所。在河北,直到光绪年间,文安人王璞,“嗜高密李氏主客图,清奇僻苦,殆有夙契。”在辽东,刘大观曾官宁远,传播高密派诗学。至道光间,高密人王相庸远赴辽东设帐授徒,与铁岭诗人魏燮均相诗友,高密诗风在辽东久久不衰。在河南,刘大观晚年主讲覃怀书院,教诲近二十年,门人学诗者不绝。在浙江,高密派诗人任大文因罪发配温州多年,与当地文士以诗文相唱和,诗人翁稚川等从学于其门下,乐清林启亨又学诗于翁。在云南,曾在山东为官多年的刘大绅,私淑高密诗派,万里迢迢寄诗请高密诗人李诒经点定。

高密派诗人遍及今天的鲁、辽、豫、冀、苏、浙、粤、湘、皖等十余省,传承达二百年。“三李”和高密诗派不仅是高密的荣耀,更是齐鲁文化的骄傲。

本期图片均为李金科提供

新闻推荐

纪检内鬼受贿获刑15年

本报综合消息1月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受贿案,对被告人曹立新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对曹立新受贿...

相关新闻:
亚洲杯进四强2017-01-19 00:00
猜你喜欢:
我国GDP首破70万亿2021-03-03 00:00
评论:(以诗交朋友诗风远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