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画瓷,这几年总是在春秋时节,来到“画卷江南,水墨婺源”。
清晨,在半掩的窗格里,它被分割成规则有序的几何图形,朦胧而缥缈。推开窗户,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画卷,信手拈来,不着痕迹,不故作娇态,以满是清新剔透的气质和我们撞个满怀。
婺源,这个近些年来,越来越诗情画意般出现在媒体和人们的话语中的地方,静静地舒展在江西的东北丘陵地带,依偎在“平分吴楚两源头”的承接位置,飘浮在人们的记忆和梦幻中。是一幅清新雅逸的画卷,一首隽永香醇的古诗,一曲雅俗共赏的牧歌,悠悠回荡了一千三百年……
婺源,你最好是春天来。古人说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风雪飘舞之后的北国。这个江南处子,在温柔的春风里,仿佛转瞬回眸间,眼前就是一片金黄!那溢得满满的喜悦和陶醉,就在绿油油的田间地头追逐跳跃;就在粉嫩嫩的桃花枝头嬉笑欢腾;就在高低错落,似锦若缎的油菜花地里开怀、畅享。尤其是江岭的万亩梯田里,高低错落有致,金黄欲滴的油菜花,似一匹匹锦带飘荡在山之腰,间插着粉墙黛瓦的居民村落,高耸入云的云杉香樟,花海艳艳,蜂飞蝶舞,溪流纵横,秧田如镜,春风吹来,金浪玉拂,波连云涌,清香淡淡,入人心脾,你不醉都不行!
婺源,你最好是夏天来。
出生在这名山秀水间的宋代大儒朱熹,曾写诗盛赞故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婺源,最惬意的是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在李家坑等景区,随意望去,尽是水河环绕,秧田棋布,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沿河而去,居民的古楼老舍,依溪而建,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村内,石街木桥,流水贯通,如一幅古朴经典的古诗意境。还有那水乡之魂的千年古樟,点缀其间,构成了风景独具的“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地域美景,无怪乎,它被人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
婺源,你最好是秋天来。
这里不仅“春有花海,夏有绿”,更有人文硕果誉满天下。自然景物中高大的红豆树,我最钟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多少年来,读王维的诗章,可从未见过生出“相思”之情的“红豆树”,在婺源的山间丘陵,终于如愿以偿。
婺源的花,婺源的水,最重要的是景中精魂的婺源的地域文化。仅举一位,足为重量级大腕。那就是宋代鸿儒朱熹。其故里保存修缮极好,文脉传承流长。那为世人称道的:“江南曲阜,山里书乡”的美誉,盖出其因。另外,铁路名师鼻祖詹天佑、著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皆出生于此风水宝地。
至于冬天,当我们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想来这里将是“山如玉簇,树似银装”绿白相彰,别有一番风情在人间。
新闻推荐
昨日,申花外援特维斯抵达上海,众多申花球迷热情接机。(淞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