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过年就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吃(下)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1-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严丹玫

年年过春节,岁岁办年货。

无论哪个时代,年货似乎成了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符号。置办年货,蕴含着中国人辞旧迎新的心愿。在置办年货过程中,在期盼着新年的喜庆心态中,新的一年悄然而至。

时代变迁,年货在变,不变的却是年货里传递着脉脉温情。年将至,人们对于年货的记忆也开始纷至沓来。

变化的年货 传递不变的温情

六七十年代: 凭票购物 年货以“吃”为主

“过去人们往往把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留到过年的时候,可见年在人们生活中有多重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谢慈华,回忆起旧时置办年货的情形打开了话匣,“那些年,年货是凭票供应,所谓‘穷得了一年、不穷一天\’,有时候一家人省吃俭用,平时多存点粮票、肉票、布票,就是为了新年好置办年货。”

因为物质匮乏,供货有限,每到年关,谢慈华的母亲便会让他和妹妹兵分两路去排队,有时候提前知道要来货,天没亮就要去排队,或者拿篮子和砖头占个位置,这样才能保证小卖部开门时候能买到货品。

那些年月,排队抢年货也成了一种消遣的乐趣。

谢慈华记得,有一年遇上家中变故,一年到头几乎拿不出多余的粮票,可母亲说,再穷也不能穷年。于是父亲冒着严寒出了门,回来时给了母亲几张粮票和一张酒票,叮嘱母亲一定要打一两酒。母亲赶紧去换了半斤猪头肉,一两白酒,高兴坏了全家。

那顿年夜饭,母亲将猪头肉剁馅儿包了饺子,穷人家几乎从未尝过饺子的滋味,这让谢慈华期盼不已,从母亲擀面到最后饺子下锅,眼神都没有离开饺子一步,他盼着早些能让肚里的馋虫安分。

饺子出锅,顾不上烫,谢慈华便似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咽了下去,直说好吃。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女,露出了怜爱的目光,而父亲却在一旁,抿了一小口酒,待辣味在口腔回旋许久,才舍得咽下去。

“来,慈华,喝一口。”父亲将酒递到了他面前。

谢慈华放在筷子,接过搪瓷杯,猛喝了一口,辣味直冲口鼻,吐出来又浪费,只得急匆匆的往下咽。母亲在一旁责怪着,孩子这么小,干嘛要让他喝酒,父亲只是笑。

后来,谢慈华才知道,那些票是骄傲的父亲为了他们能过上好年,低头哀求换来的。而那年的酒,父亲的用意是希望他尽快长成一个男子汉……

八九十年代:

家用电器 进入年货清单

春晚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大众过年最期待的节目。“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和手机,但我们过年最高兴的事,就是和家人围坐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有时一家人吃过年饭,还会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岁的刘娇娇回忆起过往,忍不住笑了。

八十年代,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度成为盛极一时的“大件”年货,很多家庭积积攒攒,等过年才买回一台,刘娇娇家就是其中一户。

那年,听说父母要买回一台黑白电视,刘娇娇高兴的几个夜晚都说着梦话,嘟囔着“我家有电视了”,父母至今都常常拿这个事说笑她,逗众人乐。

在不停的催问中,徐娇娇终于看上了梦寐以求的电视。

“你看这人,演得多逗。”

“我们再也不用去别家挤着看电视了。”

……

年纪尚小的徐娇娇一连串说着感慨,似乎满心盼望着将来的美好。到了九十年代,大彩电替代了小黑白,而最让她高兴的是,过年收到旺旺大礼包和大白兔奶糖,那可是当年小孩子们的年货“标配”。“那红彤彤的礼包里什么都有:雪米饼、牛奶、果冻,还有一张大贴纸。如果来家里走动的亲戚多,收到几大包,贴纸攒一叠,开学以后还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还有过年放鞭炮,别提有多开心了。”

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日子已经越过越好,老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准备年货时就格外慷慨。置办年货有一种喜庆的气氛烘托着心情,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因为过年要买,即使用不着也要图个吉利;平时舍不得花的钱,这时大把大把地往外掏,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年代以后:

网购年货 别忘了多陪伴

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在外地上班的吴勇打开一家购物网站的年货卖区,四川的腊肉、腊肠、酸菜,新疆的和田枣,金华的火腿……各地特色年货都可以“一网打尽”。“我的不少朋友都在网上购买年货,到了年底,不少店铺都搞活动打折优惠,他们在网上淘到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年货,就想着也给父母买一些,我还寻思着,过年在餐馆里吃,就不让父母这么累了。”

随后,吴勇给在老家眉山的父母打去电话,说今年的年货不用二老准备,想要什么他都直接网购了。这样省下了两位老人出去购买的麻烦,费时费力。可二老不依,说这样的年就越过越没意思了。

挂了电话,吴勇陷入了沉思,以前过年的乐趣就是在切碎猪肉馅儿和厨房升起的袅袅炊烟中而来的,而如今物质的充盈随时都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人们对过年和年货没有太大的期待了。越回忆,吴勇越觉得内心愧疚,现下过年,父母盼得就是儿女回家,能一起买菜做饭,围在一起拉家常问问近况。

“记得父亲叨念过想要一个按摩椅,却一直未舍得买,那我今年就给他送回去,我还要买些春联和福字和二老一起贴,这样的‘年货\’才更有意义。过完年我再带着二老出去玩玩,多陪陪他们。”吴勇说。

是啊,虽然还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记忆深处的过年味道,在很多人看来,“美食鲜衣乐岁更”的热闹的过年氛围早已不在。年货是寻找年味儿的最好载体,在特定的时节展现着岁月的浓香滋味。对旧时年货的回忆,或许更是一种情怀和念想。而如今的年货内涵,更多了一份陪伴,而这份陪伴,更是难能可贵。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乘火车7种失信行为将纳入信用记录

新华社北京1月日电(樊曦任可馨)中国铁路总公司日表示,为了倡导文明出行,铁路部门出台《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并从即日起实施,包括在动车组上吸烟、倒卖车票、无票乘车等在内的7种失信行为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过年就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吃(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