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
新春佳节将至,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规定,全省包括乡镇、农村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然而,由于遭到烟花爆竹销售行业的强烈反对,不到3天便再发文件收回通知,停止实施。
在雾霾成为心腹大患的今天,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本应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然而,这项禁令却显得过于生硬,完全忽略了几千年累积的文化情感,和“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文化价值。当然,也无视了烟花爆竹经销商的损失。相关决策部门虽然迅速纠正了失误,却也应该有所反思:一项政策该如何真正顺应民心民意,而不是想当然?
古人讲,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制定政策还是应该给出稳定的预期。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利益交织、诉求多元的时代,做决策必须学会统筹多个政策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和价值,切不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有懂得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群众利益的不同侧面,行政“动作”才不会变形,才能确保政策初衷、执行过程和结果都符合群众需求。
——据《人民日报》 刘元通/文
全面禁“炮”的目的,是维护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防治雾霾。雾霾之痛,对国人来说有锥心刺骨之痛。不久前,甚至严重到了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一律在逃无可逃的雾霾中心惶惶、视茫茫,呼吸不爽,情绪极糟……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是谁催生了“霾”?
首先,雾霾的严重,不断向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敲响警钟。转不转方式,调不调结构,事关中国人民的健康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向任何人、任何企业网开一面。同时,检点霾的成因,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脱不了干系:每一脚油门、每一根燃烧的秸秆、每一串红红火火的爆竹后面,都催化并纵容着“霾”的形成。比如,烟花爆竹燃放时,就会产生大量烟尘等污染物,PM浓度瞬间可达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瞬间可达-微克/立方米,严重影响大气质量。
因此,以节庆为突破口,向最难的事痛下手术刀,在清新纯净的空气中,过一个祥和健康的中国年,河南全面禁“炮”的初衷本来值得点赞。
但是,扫除积弊、自我净化也是一个痛苦、纠结的过程。毕竟,对国人来说,一年里最丰盛最热闹的日子就在眼前。“县以上城市”的禁燃,远比大中城市的禁燃更艰难、更不易监管,付出的动员、说服、监督、处罚的成本也更加高昂。更何况,时近春节才出台这纸禁令,也略显过于匆忙和草率,准备工作远远不足。有媒体披露,禁燃消息公布后,互联网上就在流传一份《河南省全体烟花爆竹经营公司请愿书》,称湖南、江西烟花爆竹生产厂家及河南省全体烟花经营公司,对全面禁炮令都万分焦虑,因为存在库存烟花爆竹难以消化处理的安全隐患,更有烟花爆竹无法销售后厂家回款无门、爆竹经营企业工人工资无法结算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收回禁令,河南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也提醒各级政府,好的初衷还要依托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才能更可操作,达到更好的实效。假如这纸禁令出台之前,给足充裕的时间,与相关企业共同切磋善后办法,并向广大百姓积极宣讲,将隐患及早消除在萌芽状态,让烟花爆竹在未出厂时、未生产时就能争取到企业的配合,百姓的支持,或者就不必政令反复,出尔反尔了。
——据人民网 李泓冰/文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王斌文/图1月9日早上不到7点,李翔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就帮助侄儿李亚宁穿衣洗漱。吃过早饭,背上李亚宁去学校上课,两年多来,风雨无阻。李亚宁今年岁,李翔9岁。“论辈分,李翔是李亚宁的幺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