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无人机监管要摸索法律边界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17-01-20 20:13   https://www.yybnet.net/

陶舜

1月日,一则视频在微博上被热传,视频中一架飞机正在降落,画面十分清晰。随后“无人机黑飞”“影响航空安全”等问题被热议。浙江省公安厅日通报称,为了拍摄日落,该无人机升空至高度米,拍摄了多个空中画面,其中包含民航客机。当事人袁某系业余飞行爱好者,无相关资质。

无人机拍摄妨碍航空安全对于当前社会来说,是个新问题。如何从法律上判别这样的拍摄行为,是摆在法律界面前的一道新题目。考察浙江省公安厅的首次通报内容,其措辞较为谨慎,尤其是将其定性为“事件”而非“案件”,并不贸然下结论,这种清醒、严谨的态度值得肯定。在面对一些新问题时,应该保持审慎和专业的精神。

众所周知,飞机在空中遭遇异物撞击,后果不堪设想。如何厘定这起事件的性质,是对执法者专业素质的一次考验。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大原则之下,既不能因为没有发生事故就豁免其中可能的法律责任,也不能人为夸大威胁,给拍摄者以过重的处罚。

和很多互联网的新兴领域一样,对无人机的监管存在一个法律滞后于市场的问题。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颁布了一些规章,比如,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年颁布过《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但是,从利益格局判断,民航局制定的无人机规章,天然地具有最大化民航系统利益的倾向,对无人机驾驶员而言,未必公平。

无人机的监管,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渐摸索法律边界。法网过密容易伤害民权,也会挫伤经济发展的动能。目前来说,在中国,无人机一旦侵犯隐私权、造成直接伤害或者危害公共安全,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依然有法可依。

无人机的监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有一些公理值得遵守,比如英国方面规定,无人机飞行必须远离民航客机、直升机和机场,除非获得航空交通管理部门的许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在无人机系统里设置禁飞区数据,一旦无人机靠近禁飞区,系统自动叫停。

中国的无人机监管不妨借鉴各国经验,同时因地制宜,探索自己的公允尺度。但我认为有条底线不能突破,即不能让某一管理部门单方面决策,应该广泛听取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公共意见。

杭州这起无人机拍摄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导火索,拉响了加强无人机监管的警报,而监管的尺度也将烛照这个领域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事件的处理结果具备较高的示范价值。

新闻推荐

汪涵的维权官司

四夕丁云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手持菜品”的照片突然出现在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某餐饮店,可汪涵并不知情。原来,这是该餐饮店为了提高“档次”,未经允许,擅自进行的宣传。后来,汪涵以这家餐饮店侵犯其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人机监管要摸索法律边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