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丰)“在资金周转最困难的时候,是工会帮我解了燃眉之急。”春节前,提起工会的“惠工贷”项目,贵州省黄平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王廷辉感触颇深。
王廷辉家住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在外务工多年的他,4年前从广东返乡,与叔叔一起开办了一间家具厂。去年,恰逢旧州古镇改造,一心想要接下这单生意的王廷辉却犯了难:“一是缺少启动资金,二是企业现有技术工人不够。”一番周折后,他来到黄平县总工会求助。
黄平县总工会听取了他的打算和困难后,立即启动“惠工贷”政策流程,与银行协商贷款事宜,并由工会提供6万元贴息。同时,工会还对厂里的37名技术工人进行了免费技术培训。拿到贷款、又解决了技术工人缺乏难题的王廷辉,顺利接下了旧州古镇改造这单数百万元的生意。
王廷辉的受助,是贵州工会开展“雁归圆梦”百千万行动,切实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贵州每年有数十万名农民工选择回乡发展、本土创业、本地就业,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跨省外出务工人数同比下降0.16%,省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54.64万人,同比增长6.74%。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贵州省总工会组织实施了“雁归圆梦”百千万行动,即每年扶持百户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选树千名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培育万名农民工匠。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难问题,省总争取到省农村信用联社支持,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工会按3:2:1比例,每年至少拿出600万元,以贴息贷款方式重点帮扶百户以上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
与此同时,每年选树千名带头能力强、吸收就业人数多、创业事迹突出的返乡创业者为“创业之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针对农民工技能单一,文化偏低的状况,争取省人社厅等部门支持,将“农民工匠”培育列入全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培育万名农民工匠。
据贵州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兴举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近两年来,贵州全省工会拿出近1523万元作为贴息资金,“撬动”银行贷款5.6亿元,重点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企业307家,带动就业1.8万多人;培养选树“农民工创业之星”1002名;举办技能培训1396场(次),重点培育农民工匠11342人。
新闻推荐
岳西讯近日,G318岳西至白帽段“瓶颈路段”改建工程现场办从白帽迁往岳西莲云新址正式挂牌。现场办本次迁址莲云,标志着该项目二期工程即从岳西县城至白帽段全面进行开工建设。G318岳西县城至白...